诗词的创作规则 诗词的押韵规则( 三 )


因此,讲求一定规则、不能任意改变的诗,也称为律诗 。
“格律”合起来就指诗所讲求的规则,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对仗等方面的要求 。
我国诗歌史上的词、曲在这些方面也有一定规则,它们也是广义的格律诗 。
如何进行古诗词的创作?因为现在太多的"批评家"在批评诗歌时,几乎都以压着韵否为第一要素,我以为并不正确,所以作文的文章,那意义只是说明,不能过于的注重诗歌的"律":平仄,压韵,对仗等之规范,而是还要注重诗歌的神魂,且神魂尤为重要,简直就是诗歌的主心骨. 有些的朋友以"规律"之说来评价我的文章的错误,说我举的例子的失误性,我在文章中讲过,我并不太重视诗歌的平仄,韵律等之规范,所写诗歌亦是随心所欲的,一挥而就的成文,于后来稍加雕琢即成作品.但自以为还不错.即使不怎么的压韵,不怎么的讲究平仄.这是因为我更重视阅前人之作品的缘故,览近万首诗卷于其中,尽量在客观上又趋于主观,并不会只以为那意境就是某位前辈而言的意思.因为诗歌是抽象性的,每个人看它,总还有点不同罢. 竟也有人怀疑是否是我的原创,我只能笑笑而已,因这毕竟并非重要,将不做什么回答. 我以为对于诗歌的创作问题,不只是学者之流的事,这是每一个创作者的事情,且于创作者本身更为接近.诗歌的创作者才是真正的诗歌的灵魂.对于自己切身的事情闭口不谈,却要让局外人去点指,这是怎样的逻辑? 我热切的爱着一切的创新的人们,因为他们是时代的领头人,是谱写历史的工匠,更是时代的创造者! 创新的人民即是创造的人民,历史因他们而愈加的生动!无论是在建筑上,科技上,-----还是在文化上. 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诚然,在诗歌上亦是这样的,是没有什么分别的话语可言. 我自己一定不是创造者,可我愿意做他们的土壤.只要我能说几句中肯的话,这话于他们有利,对于我是多么的欣喜呵. 我们创作诗歌,先抓住诗歌的所要表达的内容或意境,于词汇中达到那意义,此是第一的.然后才是取它的朗朗上口,于朗朗爽口中,或许就自然的压着韵了,平仄也较为的相符了,我们的老祖宗在创造诗歌时,大抵也是如此罢.为何硬要以韵和平仄为前题呢?直至后来才有了研究诗词的人,因此就有了"律"来. 是的,我可以承认我的在>的这篇文章里有点的激烈,但现在的我亦将如此的.因为不激烈,那些想要创作古诗的人就不敢下笔,虽然我的文章有很多的人并不曾看见,或许看见以后也当作不值钱的东西.然而,我以为,总还是有几个从中吸取了一点点的好处,这好处也许就有利于他们的创作,即便被学者之流认为是荒唐的事,却也是没有办法的. 愿与大家共为古诗歌文化献出一点努力.
对联创作的基本规则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对联创作必须充分掌握极度的概括特征,以最精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 。
不可无的放矢,无病呻吟 。
避免文辞堆砌的阳春白雪,也要避免庸俗直白的下里巴人 。
沈德潜大师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
所以我们平时要加强思想修养,扩展胸谋,开阔视野 。
对联在精练程度上比格律诗要求的还要高 。
对联要做到语言精练、对仗精巧、意象精深,还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所以只有学识是不够的,必须有长期的生活体验以及浓郁的艺术表现手法 。
创作对联,格调虽然重要,但格调只是一种文学技巧,而艺术才是文学的灵魂 。
格调是死的,艺术则是活的,格调给人以外表的美,而艺术则能给人以内在的美 。
所以要求作者必须具有诗人的思维力、观察力和感染力 。
像写诗那样去写对联,做到语言饱满,文辞洗练,感情真挚,内容含蓄 。
构思巧妙、意象清晰、对仗合理、音律优美,这样才能使对联达到诗化的境界 。
一切体裁的文学作品,其本质都在于抒情和言志,这就要求必须首先做到语言优美而动人,要在联中呈现出自己的风格 。
下面说一说对联在创作中的一些规则:一、立意都知道诗词以意为主,对联也是如此 。
不论说什么,总得要有个明确的感情吧 。
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 。
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 。
立意,也叫命意,是创作一切文学之前提 。
要做到主题明确,意象清晰,概念具体 。
你要写什么,怎么写,均在立意之中 。
应该说,艺术的提炼往往来源于笔前的立意,点晴之笔往往来自于深思熟虑和机智的文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