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还写过啊些诗词 张志和的诗词( 五 )


字续古,一字灵舒 。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
生卒年不详 。
布衣终身 。
在"永嘉四灵"中年事最高 。
刘克庄批评"四灵"说:"永嘉诗人极力驰骤,才望见贾岛、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对翁卷却另有评价,他在《赠翁卷》中说:"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 。
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 。
"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极少数古体诗,如《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酬友人》等,酷肖《文选》中的汉魏五言诗,但缺乏个人特色 。
更多的还是近体诗 。
七绝中有几首颇为灵秀,如《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
闲上山来看野火,忽于水底见青山 。
"《乡村四月》一首更为人所熟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颇有清新淡远的意趣 。
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
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 。
南宋诗人 。
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 。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 。
后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 。
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 。
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
卒谥文穆 。
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
他从江西派人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
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
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 。
爱国情感激昂悲壮 。
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
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
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 。
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
词作情长意深,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 。
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
如其中《夏日》一首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写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情景,亲切、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
他也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里之作 。
杨万里《石湖居士诗集序》说:“(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左亻右窘) 。
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 。
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 。
“生平详见《宋史》卷三八六 。
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
“烟波钓徒”张志和 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2〕 。
其词多描写隐逸生活,写景明丽生动,是早期文人词中的著名作品 。
特别是《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1〕 质朴、清新、淡泊而又寄意高远,以极其自然的手法把诗与画的美融为一体,使人读后只感到自然的美给人带来的愉悦,却连美本身的存在都忘了,不愧为千古传诵的词中精品 。
除诗词外,他对书画、音乐也无一不精 。
唐代朱景玄编撰《唐朝名画录》时,把他和另外两个人的画定为“逸品” 。
按照明代董其昌《画旨》的说...
小学1~5年级的诗词 按年级分类,一到五年级古诗大全 。
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