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茔诗词 坟茔( 四 )


唐宋元明如此 , 清及晚近也不例外 。
晚近以来 , 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 。
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 , 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 , 祭扫先茔则不 , 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 , 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 。
于是 , 北方便荷担挑盒 , 南方便行船载酒 , 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
清明节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 , 途中属暮春 。
可怜江浦望 , 不见洛桥人 。
北极怀明主 , 南溟作逐臣 。
故园肠断处 , 日夜柳条新 。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 , 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 , 清明几处有新烟 。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 , 兴味萧然似野僧 。
昨日邻家乞新火 , 晓窗分与读书灯 。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 , 万株杨柳属流莺 。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 , 破屋麦边孤 。
宿草春风又 , 新阡去岁无 。
梨花自寒食 , 进节只愁余 。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 , 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 , 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 , 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 , 不妨游衍莫忘归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 乱后还乡亦可哀 。
风雨梨花寒食过 , 几家坟上子孙来?
求《桃花庵歌》这首诗 。
桃花坞里桃花庵 , 桃花庵下桃花仙 。
桃花仙人种桃树 , 又摘桃花换酒钱 。
酒醒只在花前坐 , 酒醉还来花下眠 。
半醉半醒日复日 , 花落花开年复年 。
但愿老死花酒间 , 不愿鞠躬车马前 。
车尘马足显者事 , 酒盏花枝隐士缘 。
若将显者比隐士 , 一在平地一在天 。
若将花酒比车马 , 彼何碌碌我何闲 。
世人笑我太疯癫 , 我笑他人看不穿 。
不见五陵豪杰墓 , 无花无酒锄作田 。
最能体现唐寅晚年贫穷的诗”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 及至晚年事佛 , 都不过是在无奈中为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而已 。
《明史·文苑传》载:“寅诗文 , 但如果我们结合他的身世加以分析 。
(《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 , 门前溪水绿粼粼 。
中间有甚堪图画 , 满坞桃花一醉人 。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 , 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 , 放还 。
” 事在正德九年(1514)唐寅 45岁时 。
不久 , 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
如果他们在天有知: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车尘马足贵者趣 , 酒盏花枝贫者缘 。
若将富贵比贫者 , 一在平地一在天 。
”“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 , 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 。
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 , 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 桃花庵里桃花仙 , 这位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 其真实生活也未如诗里的桃花仙人 。
他始终没有真正“看透”、“放下” , 将这位落难才子的心事暴露无遗: 二十年余别帝乡 , 花与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