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蜀黔比邻联谊诗词 蜀黔物流园

渝蜀黔比邻联谊诗词 蜀黔物流园

赞美诸葛亮的诗词勉县定军山武侯墓 1.水咽波声 , 一江天汉英雄泪; 山无樵采 , 十里定军草木香 。
清.(嘉庆间汉中知府)赵洵题 汉水的波涛声如悲泣哀鸣 , 一江河水满是天下有志之士怀念诸葛亮的泪水; 武侯墓古迹周围的树木不遭践毁 , 十里定军山内尽见草木繁茂花果清香 。
2.陨将星于五丈原头 , 司马尚警余烈; 扶汉祚于三分天下 , 卧龙不亏宗臣 。
嘉庆丁卯(公元1807年) , 知沔县事 , 山东泰安范抡策题 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上 , 曾使司马懿追兵受警而遗留下了慌恐不安; 匡扶蜀汉帝业于鼎立之中 , 诸葛亮不愧是世所敬仰的名臣 。
3.铜雀台荒 , 七十二疑冢安在; 定军山古 , 百千载血祀常新 。
清(嘉庆 , 泾阳知县)马学赐题 漳河边的铜雀台早已荒废 , 传说中曹操的七十二座假坟哪里在; 定军山虽然十分古老 , 千百年来到山下血祭武侯墓总觉得非常新鲜 。
4.王业不偏安 , 两表于今悬日月; 臣言当尽瘁 , 六军长此驻风云 。
民国二十一年(1993)二月 , 汉中绥靖司令、户县赵寿山出巡经此 , 展谒武侯墓 , 题书并敬制楹联 。
为了蜀汉帝业不偏据一方而自安 , 诸葛亮上书的前、后《出师表》于日月同辉; 诸葛亮说要竭尽劳苦 , 亲率朝廷的军队长驻汉中 , 以对付天下变幻的局势 。
5.前书案 , 后笔峰 , 看几亩青畴 , 数千载隆中宛在; 襟军山 , 带沔水 , 留一抔黄土 , 四百年汉祚犹新 。
虚白道人李复心 从前面的书案梁 , 到后面的笔峰山 , 看起来武侯墓只有几块葱郁的土地 , 但数千年来 , 使人觉得仿佛古隆中就在这儿; 武侯墓襟连定军山 , 旁带沔水 , 留下了诸葛亮一捧黄土之坟 , 在四百年来的汉代国统制度中 , 好象是十分新鲜的事情 。
6.数亩疏筠 , 山光犹拟南阳卧; 几林翠柏 , 鹃血常啼蜀道难 。
清.嘉庆.沔县知县马充刚题 武侯墓亩古迹中青竹稀少 , 山色之光 , 好象是诸葛亮再卧南阳; 武侯墓几林翠柏里鹃鸟常啼 , 嘴中流血 , 仍在叫蜀汉事业艰难 。
7. 我居白河水东 , 与南阳原系比邻 , 知当日避难躬耕 , 人号卧龙 , 自况管乐 , 未出茅庐即名士; 公葬定军山下 , 为汉中留此胜迹 , 寿终时对众遗命 , 地卜嘶马 , 墓勿丘垅 , 能禁樵牧是佳城 。
民国十五年(1926)中秋(八月) , 宛东唐河县清优附生(府、县儒学生员之一学名)王恒?题 我住在白河水边 , 东面与南阳原是近邻 , 知道当年诸葛亮为避战争灾难而在南阳隐居亲耕 , 时人称他卧龙先生 。
他自比管仲和乐毅 , 还没出草庐 , 就已经是很有名望的人士; 诸葛亮还葬在定军山下 , 为汉中地区留下了武侯墓名胜古迹 。
他临死时曾对大家遗命 , 坟地要占卜选择 , 不得喧噪 , 不垒坟冢 , 并能禁止砍柴、放牧 , 才是理想的墓地 。
8.大业定三分 , 伊吕洵堪称伯仲; 奇才真十倍 , 萧曹未许比经纶 。
光绪戊寅(公元1878)仲冬(十二月) , 长安信士潘矩墉题 。
诸葛亮全力辅佐弱蜀 , 使之与魏、吴形成三分天下 , 其盛大业绩与功名 , 实在可以和伊尹、吕望比肩而论; 诸葛亮是真正完美少有的特殊人才 , 萧何与曹参二人也不可能比得上他的政治才能 。
9.汉祚难延 , 忠魂痛裂三分鼎; 军山在望 , 高冢灵通八阵图 。
光绪癸未(公元1883)仲冬(十二月) , 署沔县典史(主管县狱及捕盗的官职)街泉(亦名街亭 , 甘肃秦安县陇城镇 。
马谡失街亭处)冯锡龄敬题 蜀汉的帝业难以延续 , 使诸葛亮忠君的灵魂仍痛心天下分裂成为三足鼎立; 定军山举目在望 , 高高的武侯坟墓似灵应贯通着诸葛亮推演的八卦阵法 。
10.古石幽香名士骨; 苍松翠柏老臣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