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盘山诗词 六盘山诗词( 六 )
曼歌悠扬 , 声洪气畅 。
此与《清平乐 , 会昌》词的换头极相似 , 此词:“六盘山上高峰 , 红旗漫卷西风” , 是以特笔描写红旗 。
这里特别突出红旗 , 是具有丰富深刻意义的:红旗是革命的旗帜 , 是胜利的象征 , 它从井冈山一直打到六盘山 。
今天在六盘山的顶峰上红旗飘飘 , 卷舒自如迎着西风 , 这说明了革命正在迅猛的发展 , 这说明了长征已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这也说明了伟大红军战士具有着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即使经历千辛万苦 , 仍然胸怀坦荡 , 屹立不动 , 无限自豪 。
这一切都是一个“漫”字逗出 。
“红旗漫卷西风” , 红旗随意地卷着西风 。
于洪畅悠扬中 , 又潇洒有情致 。
最后以问讯口气结束 , 似尽未尽:“今日长缨在手 , 何时缚住苍龙?”又把注意焦点 , 引向远方 , 正面提出“北上抗日”的任务 , 暗应前文“不到长城非好汉”句意 。
以设问作结 , 并不是对抗日终将取得最后胜利还有什么疑问 , 而是表示红军战士迫不及待 , 渴望杀敌的急切心情 。
在意蕴上 , 则推宕生姿 , 饶有余味 , 平常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 正是指这种手法 。
全词有情有景 , 情景交融 。
雄浑豪放 , 金声玉振 。
充分表现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激昂的战斗精神 , 极富感染力 。
清平乐 六盘山的解释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 望断南飞雁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 , 红旗漫卷西风 。
今日长缨在手 , 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 , 毛泽东率领的红军 , 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 。
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 , 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 。
10月下旬 , 到达陕北 , 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
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 , 远望云天 , 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 , 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
长缨:本指长绳 , 这里指革命武装 。
在手;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
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
六盘山:在宁夏南部 , 甘肃东部 。
望断:望尽 。
屈指:计算 。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
【译诗】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 ,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 哪一天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蒋家王朝? 【赏析】 并非“无人会登临意” , 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 , 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 , 清朗秋气 , 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 , 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 , 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 。
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 。
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 , 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 , 没有半点悲烈之气 , 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 , “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上半阕一开始 , 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 , 西部秋景开阔 , 长空高朗 , 抹抹闲云轻漾 , 北雁在阵阵南飞 , 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爱恋 , 接着又起豪气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屈指行程二万 。
”从爽朗、舒畅之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 , 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 , 长城之关口已经到达 , 好汉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 , 诗人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 。
而且毛泽东式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气犹如“长征是播种机” , 这豪气的种子已遍撒祖国亿万人民的心间 。
- 关于履行责任的 古诗词 关于责任的古诗词
- 含有30年相聚的诗词 朋友相聚美好的诗词
- 描写春山水的古诗词 关于山水的古诗词
- 描写月光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月光的古诗
- 关于赞扬的诗词 赞扬母亲的诗词
- 勇敢的心 诗词 勇敢的心
- 关于养生保健的古诗词 养生保健的打油诗
- 有关坚持不屈的诗词 有关坚持的古诗词
- 有关思乡的三句诗词名句 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
- 关于美女登山的诗词 关于登山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