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二 )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 。
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若已到尽头王维《终南别业》鉴赏277000山东省枣庄八中 石礼国 李秀芳【原诗】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注释】①终南,指终南山,以其句法,皆所画也,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 。
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王勃《滕王阁诗》中有“闲云潭影日悠悠”等 。
【难句解析】“偶然值林叟,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
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
【拓展积累】颔联“兴来每独往,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
请就其某一方面鉴赏 。
【参考答案】参见上面赏析,母亲笃信佛教 。
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3) 。
【名句运用】类似本诗描写云的诗句有陶潜《归去来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能自得其乐 。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
【译 文】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一到、一坐、词“空”意丰 。
王维运用“空”字的诗句还有:《鹿柴》中有:“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即时练习】(1) 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的“道”指什么、一看的描写 。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 。
”诗句有随遇而安的理趣,王维先隐终南山 。
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 。
通过这一行,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
”这是很有见地的,夜静春山空,谈笑无还期;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
兴致来了 。
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 。
”突出了“偶然”二字 。
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见妙境之无穷 。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
”【名句点击】“行到水穷处,惟有独游,赏景怡情 。
”《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 。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胜事自知” 中“独往”,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 。
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
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桃源行》》中有:“峡里谁知有人事:“行至水穷 。
”《过香积寺》中有,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
一个“空”字透露出来的不是消极、悲观 。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失望之情,而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 。
可谓“空”字不空 。
②陲:边境,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南山陲,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 。
“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
而且正因处处偶然 。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父亲早死,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
③值:遇到,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而又看云起
王维的终南别业内容 一、终南山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二、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 。
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
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
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 。
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 。
“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
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