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 哲理深刻的2字词语( 三 )


【古典诗词中又很多蕴藏含深刻的哲理名句,你能写出两个连续句吗?...朱熹的《读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断章》远看是一泓池水,近看是无底深潭,语言凝练,又让人回味,与苏词相比,苏轼的更像是一个直爽的少女,而卞诗更像一位哲人,古典诗词景描写的非常到位,然后在此基础上抒情;现代诗歌景蕴藏在理中,理蕴藏在景中.
有诗意的古诗词也要有蕴含哲理的.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也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谈阅读古诗词的感受,体会,收获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诵读古诗词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一定篇目的古代诗词 。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
学校一直就非常重视学生古诗文的背诵与积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为了更好的推动与传承悠久灿烂文化 。
本学期,我校对六年级学生的积累背诵情况进行了综合素质竞赛,本次竞赛学校要求我们六年级采取全员参与、活动展示的方法,这实施过程中我作为校本老师有几点感受:1、从积累的数量上就要求我们校本老师需要抓在平时,练在日常,真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2、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 。
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中华古诗词经典》等重要著作 。
在每个年段分别体现出来,可想而知,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我想学生的收获将是极大的 。
小学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孩子们能将经典诗文烂记于心,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践行,定会终生受用的 。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试着作诗和改诗呢!班中有一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我喜欢中华经典诵读,它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
”的确,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 。
3、在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下,古诗文诵读逐步走向深入 。
古诗文诵读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
诵读大量可以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
师生情感诵读,字字句句,抑扬顿挫,入情入境,令人陶醉 。
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宛如一只短笛,吹奏出诱人的曲调,使人遐想,让人感叹,给人振奋,催人奋进 。
4、古诗文的诵读要常抓不懈 。
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流于表面化、表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