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节日诗词 节日的诗词( 六 )


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 , 家家扶得醉人归 。
” 寒食 清明前二日 , 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 , 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
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 , 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 , 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 , 他抱树而死 。
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 , 以后演变为寒食节 。
每逢寒食节 , 人们要禁火三日 。
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 , 店社无烟宫柳绿 。
”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 。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
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 , 所以叫上巳 。
曹魏以后 , 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 。
早先 , 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 , 以驱除邪气 。
后来 , 演变成水边宴饮 , 郊外春游的节日 。
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 , 长安水边多丽人 。
” 端午 五月初五 , 又称“端阳”、“重五” , “端”是“初”的意思 。
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 , 人们争渡去救屈原 , 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 。
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 , 以保护屈原的遗体 , 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 。
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 , 朝廷有赏赐 。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
” 七夕 七月七日 。
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 妇女们结彩楼 , 陈酒脯瓜果于庭中 , 以乞巧 。
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 , 织女处其东 。
万古永相望 , 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 , 七夕宫嫔乞巧忙 。
” 中秋 八月十五日 。
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 , 所以叫中秋 。
此时秋高气爽 , 月光最美 , 为赏月佳节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 , 送君吟上木兰船 。
” 重阳 九月初九 。
又称重九 。
古人认为九...
描写节日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
(重阳节)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清明节)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万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阳节)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春节)端午被荣恩 。
(端午)牵牛出河西 , 织女处其东 。
万古永相望 , 七夕谁见同?(七夕)阑珊星斗缀朱光 , 七夕宫嫔乞巧忙 。
(七夕) 八月中秋月正圆 , 送君吟上木兰船 。
”(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中秋)儿童强不睡 , 相守夜欢哗 。
(除夕)“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这是中唐诗人韩翃描写寒食节下都城长安春光盎然的著名诗歌 。
冬至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著远行人 。
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元宵 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街夜色凉如水 , 卧看牛郎织女星.七夕 细看成阴近久阳 , 湖边飞阁照寒塘 。
黄花应笑关山客 , 每岁登高在异乡.重阳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


1. 关于除夕的诗:《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 , 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 , 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 , 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 , 挑灯夜未央 。
2. 关于春节的诗:《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3. 关于元宵节的诗:《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
月到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 , 泪湿春衫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