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川的诗词 赞美银川的对联( 二 )


驱车几度劳远目,白云天际迷我庐 。
【说明】选自《康熙隆德县志》“山川” 。
六盘山,古称龙山、陇山,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境内,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几何中心,横跨原州区、泾源、隆德三区县,自然景观雄、奇、峻、秀,海拨在2928米,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既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又是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 。
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用武的重镇要塞,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古代多民族在这里聚居 。
古文化遗存有“古”、“贵”、“多”的特点;自然资源荟萃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之精华,内容全,品位高;回族风格的建筑、音乐、舞蹈、饮食文化与民间工艺更具特色 。
这是一首杂言诗,即诗中既有四言、五言、七言,还有八言、九言(有的还有十言、十一言,如李白的《蜀道难》) 。
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由体” 。
【作者】常星景,清隆德知县,生卒不详 。
著有《隆德县志》等 。
【注释】[1]关中,古地区名,历来所指不一 。
今从潘岳《关中记》“东自函关,西自陇关”及徐广“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说,即四关之中曰“关中”,包括今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平凉的一部分 。
四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西太华,即西岳华山 。
本为五岳,今说“四岳”,是将西岳华山单提另说,与四岳“并峙” 。
[2]汭,水的弯曲处;泾,即泾河,发源于六盘山而流入关中的河流 。
钦崎,山高峻貌 。
历历,分明可数 。
如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
”[3]弟畜:朋比之意;太白:即太白山,在陕西宝鸡市南部;儿,即睨,斜眼看的意思;美高,即美高山,为六盘山主峰,又名米缸山;培缕,也作培搂、附娄、部娄,义为小土丘 。
这句连同后面的“眼底”“呼吸”之语,都是极言六盘山的高峻奇险 。
[4]西北堆镇:指六盘山 。
六盘山自古就有“关陇锁钥”之称,也即诗中所云“西北堆镇”“全秦雍陇之门户” 。
秦:指陕西;雍:指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部分;陇:指陕甘交接地区 。
[5]荒荒:萧条;冷落 。
明 方孝孺《祭童伯礼》:“荒荒我里,士习日陋 。
谁能易之?力不能救 。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樵人﹞舁归其家 。
至则门洞敞,家荒荒如败寺 。
”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倏倏两世,荒荒一丘 。
”也作“黯淡迷茫貌”解 。
唐 杜甫《漫成》诗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
”宋 洪迈《夷坚乙志·赵小哥》:“﹝ 赵小哥 ﹞状貌短小,目视荒荒,有白膜蒙其上 。
” 清 黄景仁 《水调歌头·岳阳楼》词:“一曲 湘 灵鼓罢,再听 汜 人歌尽,天老月荒荒 。
”[6]王阳: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汉族 。
浙江余姚人 。
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
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
[7] 雕残:同凋残 。
衰落;残败;减损 。
急!有关赞美宁夏或赞美银川的对联……快区内外名家赞美银川的部分诗词歌赋当中有些诗词可当对联用银川信是米粮川,秋实如云喜报连 。
不闻舟子破翻下,来庆农民大有年 凤城新景随想马启智 贺兰山下,黄河岸边 。
天蓝蓝,水茫茫,风吹芦花鱼米香 。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
凤城这边,独领塞外好风光 。
还湖水灵气,造化新街区 。
区市共圆,大梦银川在朔方 。
定风波·吟宁夏张璋 九曲黄河一大弯,横空驰骋贺兰山 。
塞上江南天地阔,阡陌,苍天独赐米粮川 。
昔日烽烟边塞乱,肠断,江山易代换新天 。
回汉心连情意重,堪颂,再吟边塞唱新篇 。
宁夏咏马骏廷 莫言塞北总荒凉,巨变沧桑画意长 。
两座名山驰骏马,一河黄水育丰粮 。
清平东奏风情美,改革歌传岁月香 。
力跨长城欣浩瀚,前程步步竞辉煌 。
凤城雅集感赋刘征代代风骚各有天,长河旭日竞千帆 。
他年班马传诗史,愿著新声起贺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