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描写黄瓜诗词 描写黄瓜的诗词( 六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古诗词鉴赏】山下溪水潺湲 , 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 , 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
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 , 经过春雨的冲刷 , 洁净无泥 。
时值日暮 , 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
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6、【宋代】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 粉融香雪透轻纱 。
晚来妆面胜荷花 。
鬓亸欲迎眉际月 , 酒红初上脸边霞 。
一场春梦日西斜 。
【古诗词鉴赏】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 , 方始点明 , 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 , 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 。
女子睡起 , 粉融香汗 , 重理明妆 。
“春梦” , 谓刚才好梦的短暂 。
慵困无聊 , 闲愁闲恨 , 全词之意 , 至此全出 。
7、【宋代】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
晓阴无赖似穷秋 。
淡烟流水画屏幽 。
自在飞花轻似梦 , 无边丝雨细如愁 。
宝帘闲挂小银钩 。
【古诗词鉴赏】每一次春来 , 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
词人之心 , 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 , 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
8、【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
玉炉沈水袅残烟 。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海燕未来人斗草 , 江梅已过柳生绵 。
黄昏疏雨湿秋千 。
【古诗词鉴赏】暮春时节 , 春光融融 , 闺房中檀香氤氲 , 一个少妇正欹枕凝神 。
如果认为画面中的少妇只是属于慵懒、无聊那种类型的女性 , 整日价沉溺于沉香、花钿、山枕之中 , 那就错了 。
李清照有着男性作家无以比拟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 是一个对大自然与外部世界有着极为敏锐的感悟 , 以及强烈的关注与渴念的女性 。
9、【宋代】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
等闲离别易销魂 。
酒筵歌席莫辞频 。
满目山河空念远 , 落花风雨更伤春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古诗词鉴赏】悲年光之有限 , 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 , 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 , 在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
词人幡然感悟 , 认识到要立足现实 , 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
10、【明代】杨基《浣溪沙》软翠冠儿簇海棠 , 砑罗衫子绣丁香 。
闲来水上踏青阳 。
风暖有人能作伴 , 日长无事可思量 。
水流花落任匆忙 。
【古诗词鉴赏】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上巳节 , 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 , 祓除不祥 。
《论语》谓:“暮春者 , 春服既成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晋时曲水流觞 , 至唐赐宴曲江 , 倾都修禊踏青 , 均是此意 。
此词所写 , 正是这一古老风俗沿袭至明代的情况 。
全词情景交融 , 自然流畅 。
浣溪沙诗句词牌释义 [题考〕 【南唐书】:『王感化善讴歌 , 声韵悠扬 , 清振林木 , 系乐府为歌板色 。
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 , 手写赐感化 。
』此浣溪沙一调创于五代南唐中主 。
所谓摊破浣溪沙者 , 即就原调结构破一句为两句 , 增七字为十字 。
后人以李璟本首细雨、小楼一联脍炙人口 , 因名之为南唐浣溪沙 。
而本调沙字意当为纱;或又作浣纱溪 , 则应作为纱 , 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 。
本调别名山花子 。
〔作法〕 本谓四十八字 , 俨然一首七言诗 , 但颔联与尾联各缺四字耳 。
第一、二句 , 即为七言诗仄起之首二句 。
第三句亦与仄起七言诗之第三句同 。
而第四句仅三字 , 句法上二下一 , 为不完全之七言诗第四句 。
后半首二句句法 , 更与七言诗颈联无异 。
第三句亦与七言诗第七句相同 , 而末尾三字 , 其句法竟亦同于仄起七言诗之末尾三字 。
据词中有减字之例 , 则此调殆亦可名为减字七言诗矣 。
原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小园香径独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