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英德的诗词 英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二 )


)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 。
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
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
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 。
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
有关梅和雪的诗词(各15句)急急急! 梅: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3.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4.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
5.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
6、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7.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
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9.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
10.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
11.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
12.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13 。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
14.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
1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雪: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 。
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
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