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关中的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

历史上关于关中的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

《秦岭云屏》淡文远这是一首描写关中风景的诗歌,他好在哪里 淡文远写《秦岭云屏》的诗云: 屏峙青山翠色新 ,  晴岚一带横斜曛. 寻幽远出潼川上 ,  几处烟村锁白云. 屏 , 取屏风之意.秦岭云屏 , 就是把秦岭云雾缭绕的自然风光比作潼关的屏风. 一、二句是说 , 彩云象屏内一样直竖着 , 秦岭更加苍翠清新 , 天气放 晴 , 云气如带 , 横抹着夕阳的彩霞.岚(lan 栏) , 山里的雾气.曛 , 日落时 余光. 三、四句是说 , 寻求美景 , 不辞远路奔波 , 来到潼洛川上 , 但见村落烟雾飘渺 , 处在白云之中.潼川 , 潼洛川 , 是潼河流经的川道.——满意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关于诗歌的历史&关于古诗的历史三百零五篇诗 。
它按音乐标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与汉乐府民歌长于叙事不同 ,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
它委婉含蓄自然质朴中显出精炼工切的艺术特色 , 前人有“五言之冠冕”的赞誉 。
两汉散文创作的成就很高 。
汉初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散文 , 思想敏锐、直言时弊、文采飞扬 。
后期至东汉的散文虽有骈偶化发展的倾向 , 但能够保存汉初关注现实 , 指摘时弊的文风 。
而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 , 是司马迁的《史记》 。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写体例 。
它敢于批判、敢于歌颂的不虚美 , 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人们所称道 。
从文学的角度看 , 司马迁以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知识 , 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 使它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
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 , 《李将军列传》中的飞将军李广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等 。
《史记》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 , 变化多样的谋篇布局和语言的非凡表现力 , 都对后世叙事散文起到了示范作用 。
鲁迅用“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两语热情地评价《史记》杰出的史学和文学成就 。
可以和《史记》相提并论的是班固的《汉书》 。
《汉书》记事详赡 , 写得也颇为精彩有自己的特色 , 但班固恪守儒家思想准则 , 来写入记史 , 显得拘泥和保守 , 成就稍逊于《史记》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 , 而获得独立的发展 , 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 。
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 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 。
汉末魏初 , 在“世积乱离 , 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 , 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 。
这一时期以曹操 , 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 , 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 , 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
建安文人的作品 , 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 , 其中曹操的诗歌 , 沉雄悲凉 , 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 , 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 , 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 , 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 。
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 , 人称“建安之杰” 。
他的诗歌“骨气奇高 , 词采华茂” , 《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 。
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 。
“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 , 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 , 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
魏晋之交 , 随着世风的变易 , 诗歌创作呈现出与建安时代不同的风貌 。
阮籍、嵇康的作品 , 或沉郁艰深 , 或风调峻切 , 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 , 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 。
西晋太康时期诗歌繁荣 , 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 , 但多数作品流于华采繁缛 , 唯左思的诗歌骨力遒劲 , 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