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关中的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 三 )


在古人的咏茶诗中 , 影响最大的要数卢仝的《走笔谢 孟谏议寄新茶》 , 或曰《饮茶歌》 。
在这首诗中 , 作者极道饮茶之乐 , 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连续喝七 碗茶的不同感受和七碗茶人腹后飘飘欲仙的绝妙境界 。
日高丈五睡正浓 , 军将打门惊周公 。
口云诛议送书信 , 白绢斜封三道印 。
开缄宛见诛议面 , 手阅月团三百片 。
闻道新年入山里 , 蛰虫惊动春风起 。
天子须尝阳羡茶 , 百草不敢先开花 。
仁风暗结珠枰述 , 先春抽出黄金芽 。
摘鲜焙芳旋封裹 , 至精至好且不奢 。
至尊之余合王公 , 何事便到山人家 。
柴门反关无俗客 , 纱帽笼头自煎吃 。
碧云引风吹不断 , 白花浮光凝碗面 。
一碗喉吻润 , 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 , 唯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 , 平生不平事 , 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 , 唯觉两腋清风生习习 。
蓬莱山 , 在何处?玉川子 , 乘此清风欲归去 。
山上群仙司下土 , 地位清高隔风雨 。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 堕在巅崖受辛苦 。
susu便为诛议问苍生 , 到头还得苏息否?诗仙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山仙人掌茶诗》亦很有特点 。
尝闻玉泉山 , 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 , 倒悬清溪月 。
茗生此中石 , 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 , 采服润肌骨 。
丛老卷绿叶 , 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 , 似拍洪崖肩 。
举世未见之 , 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 , 投赠有佳篇 。
清镜烛无盐 , 顾惭西子奸;朝坐有余兴 , 长吟播诸天 。
诗中作者以夸张的笔触出神入化地描绘了仙人掌茶生长之地的险要、自然环境的神奇 , 以 神来之笔生动、形象地勾画了仙人掌茶的外形 , 使人们倍增对仙人掌茶的倾慕和向往 。
有关爱国的诗词歌赋五七、千里江山图 “大鹏一日乘风起 ,  扶摇直上九万里 。
” 五千年里数骄子: 武羞霸王 ,  文怒苏轼 。
龙飞凤舞挥巨笔 ,  天下第一! 忽闻天外雷声急 ,  生灵亿万齐欢喜 。
为赴大义轻生死: 生命不息 ,  奋斗不止 。
多少豪情在诗集? 天开地辟! 诗潮滚滚 有涯沧海 , 无涯胸怀 。
乱世诗狂 , 盛世英才 。
历经蒙古铁骑的疯狂践踏;饱尝满清胡虏的野蛮奴役;残遭八国联军的枪炮轰击;忍受日本强盗的烧杀抢掠……压抑了几十年 , 几百年 。
今天 , 在华夏大地上 , 终于暴发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 激发出一种令天下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都为之震撼的东西——这 , 就是《诗词三百首》! 读了《诗词三百首》 , 颇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 书中有雷鸣 , 有号角 , 有虎啸 , 有龙吟 。
好似惊涛骇浪 , 以波澜壮阔的气势 , 揭天掀地 , 席卷而来 。
大笔挥舞 , 铿锵有力 , 所向披靡 。
字字句句落地有声 , 振聋发聩 。
自然流露出处在变革时期的求索者“胸怀万里世界 , 放眼无限未来 , 阅尽千古风流 , 独占万世潇洒”的豪迈、奔放、乐观、旷达 。
伟哉!《诗词三百首》 。
读了你 , 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的高风亮节! 壮哉!《诗词三百首》 。
读了你 , 我们可以呼吸到诗人的浩然正气! ——孙培军 诗韵悠悠 天地之道 , 恒久不已 。
利有攸往 , 终则有始 。
——《周易》 《诗词三百首》真真写煞 , 真真写绝 。
不能不让人们引为知己 , 叹为观止 。
与其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 , 倒不如说是炎黄子孙从此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
她的每一个字 , 每一句话 , 都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喷发 。
她不单纯是作者博古通今之后的知识发挥 , 而且是作为一个平民的血与泪的痛苦结晶;作为一个战士的生与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学者的灵与肉的慷慨独白;作为一个游子的爱与恨的情感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