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文章800字 中国诗词大会点字成诗( 六 )


”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 。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 。
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 。
”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 。
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 。
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
” 宋庆龄却说:“不 。
没有来,我也要等 。
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 。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 。
看看宋奶奶的童年,再想想自己,我不禁有些汗颜了 。
记得有一回星期六,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走前说:“要好好写作业,不能贪玩 。
”可我总是忍不住,我打开了电脑,痛痛快快地玩了一上午 。
“吱…”随着门响,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赶紧把电源一关,装着写作业,可是一上午,作业连一个字也没写,爸妈一看就知道我一上午都在玩电脑,我只好承认错误,惭愧地低下了头 。
中午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是做了美味大餐,边吃边对我亲切地说:“咱们现在要从小做到诚实守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60分)暑期...汉字传家宝不能丢 不能“忘”工作中生活中,想必很多人都有过“提笔忘字”的尴尬时刻,明明一个不算生僻的字,就是写不出来 。
近日,一项针对北上广等十二座城市的“中国人书法”系列调查显示,94.1%的人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形,其中26.8%的人经常遇到 。
数据佐证了我们的感受,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手机来敲字打字,汉字手写变得极为稀缺,提笔忘字成了家常便饭,以致不少人大呼汉字遭遇危机,还有的人大代表建议开展汉字考级 。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不断的伟大见证和重要载体 。
这种优美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字,不仅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工具性作用,还以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书法文化 。
作为国人,如果经常写错汉字,或提笔忘字,当然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
汉字真的遭遇危机了吗?准确地讲,眼前遭遇危机的并不是汉字,而是汉字的手写方式 。
当一个常用字在脑边晃悠但就是下不了笔时,也许我们可以用智能输入法快速地检索出;当汉字手写同我们越来越疏远时,我们也许可以用键盘飞快地敲完一篇材料 。
汉字作为交流的基本书面符号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汉字的呈现方式 。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键盘敲字更加快捷,使汉字的网络传输更加便利,使汉字的规范化处理更加高效 。
从实用功能来讲,敲字比手写更能适应现代社会海量信息处理和更频繁交流沟通的需要,从人类文明的一元性发展来看,是一个进步 。
而且,从国外的经历来看,拼音文字书写同样面临着挑战,由于智能词根输入的普及,很多外国人也常有单词拼写错误的尴尬 。
但是,能够因为更加实用、更加高效,就任由手写乖乖让位给打字吗?能任由提笔忘字“忘”下去吗?我想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否定的答案 。
打字虽然更加高效而快速,但打出的字都是预存于字库,电脑字体设计得再多再花哨,也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产物;而手写的汉字,好坏美丑暂且不论,却带着每个人的体温,渗透着每个人的感情 。
所谓字如其人,打开远方老友寄来的信件,看到熟悉的字体,一种别样的温暖不觉间涌上心头;当你在一位书法家的大作前驻足流连,其气韵其功力给人的熏陶更是无可替代 。
当看到报道中一位高中生写“再见”都含糊时,当看到近邻日本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课,成年人以能写汉字为有修养的标志时,人大代表的“考级”建议是否可行或可再论,但提笔忘字,真的该引起我们警醒和重视了 。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魏碑、楷书、宋体……源远流长的汉字是我们的传家宝,这个宝贝,我们不能丢,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