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书法法作的品诗词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评价书法法作的品诗词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历代书法名家历代书法家(秦汉)--李斯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而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创新者 。
对汉字书法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 。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
李斯同时也是秦著名书法家 。
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 。
《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 。
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
历代书法家(东晋)--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
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 。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
他的《兰亭序》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纯出与自然 。
是王羲之的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来 。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书法家(唐朝)--欧阳询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
世称欧阳率更 。
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 。
虞世南说他 “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 。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 。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就是其隶书作品 。
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
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
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 。
”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 。
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
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 。
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
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 。
墨迹传世,尤为宝贵 。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 。
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 。

【评价书法法作的品诗词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 。
”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 。
”历代书法家(唐朝)--颜真卿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 。
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 。
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
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
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