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主题朗诵 古典诗词朗诵( 二 )


多情应笑我 , 乃一倒装句 , 意思是“应笑我自作多情” 。
华发 , 头发花白也 , 华通“花” 。
人生如梦 , 借用曹操诗句 。
这几句乃无奈之感慨也 , 故最后只好归于“一尊还酹江月” , 即无奈之余 , 只好在江边月下 , 酹酒以祭而已 。
婉约派 , 即婉转含蓄 。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 结构深细缜密 , 音律婉转和谐 , 语言圆润清丽 , 有一种柔婉之美 。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
请欣赏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 ,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 ,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 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 ,  到黄昏 , 点点滴滴 。
这次第 , 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1084—1151?)这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 , 在宋代众多词人中 , 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 ,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 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 , 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
当时 , 正值金兵入侵 , 北宋灭亡 ,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 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 , 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 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
”起首三句比较形象 , 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
七组十四个叠字 , 犹如信手拈来 , ”看似平平淡淡 , 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 , 却写得字字含愁 , 声声是愁 , 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 , 如徐虹亭语: “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
” “寻寻觅觅” , 是作者的动作行为 , 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 , 内心极为哀...
指导学生朗诵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同音乐密不可分的产物 。
它的格律要求包涵着一种特有的音乐美 。
这种格律要求主要表现为押韵和句子中的平仄安排 。
古典诗词的平仄安排主要是以两个字为一个音组 , 或称音步 , 交互轮换组联而成 。
例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 , 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
交互组联而成 。
每一句都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 。
每一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 , 其平仄声都交错使用 , 俗称二、四、六分明 。
这样 , 就构成了诗句的高下疾徐 , 抑扬顿挫 。
至于词 , 句子中的平仄安排 , 更加严格 , 所谓“句有定字 , 字有定声”但是 , 句中的平仄安排 , 基本上也是按照两个字为一个音步交互组联而成的 。
寻适合朗诵的中国古典诗词~女生的话 , 这些诗就行的一剪梅 北宋 李清照 红耦香残玉蕈秋 , 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如梦令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残淡酒 , 怎敌他、晚来风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