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代表诗词 花朝节诗词( 二 )


点评: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 。
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 。
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 。
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 。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 。
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 。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 。
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
《寒食上冢》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评点:这是上坟时的感受 。
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 。
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 。
所以“只愁余” 。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 。
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
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 。
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 。
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 。
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
《闾门即事》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
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 。
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
唐朝诗人代表诗歌的古诗《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此诗有“以孤篇压全唐”之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 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习俗 传说 [编辑本段]【除夕】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
“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
“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 。
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
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 。
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 。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