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展望 诗词赏析 展望未来的古诗词( 三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 。
全诗没有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
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 。
”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
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 。
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
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 。
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 。
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 黄巢《不第后赋菊》赏析: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 。
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
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题青春励志诗歌朗诵稿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王令《送春》6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7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风定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宋·黄庭坚《登快阁》72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
——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73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
凝眸外,如今又添,一段新愁 。
——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7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宋·曾畿《三衢道中》75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 。
————宋·陈与义《出山》76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7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78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
——宋·杨万里《插秧歌》7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卢梅坡《雪梅》8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宋·雷震《村晚》8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
——明末·夏完淳《别云间》其他优秀诗文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