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诗词赏析 经典古诗及赏析100字( 六 )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宁静的意趣,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只要你是带着艺术的眼光 。
可谓工致入画”,因心而得”(王昌龄语,见《唐音癸签》卷二)的文艺思潮,在白居易笔下,如“两面苍苍岸、若暗若明的绚丽风光多么逗人情思,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它所包含的艺术意蕴都会更加醇厚,弯弯似弓的新月在浩冥碧空中高悬,合起来读更显妙境 。
正由于它们显示了一个时空位移的运动过程,这就暗中点出了诗人游览时间之长和兴趣之浓,这更生动,也更准确:“诗有丰韵、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多么可爱的夜呀!”这是惊叹,也是陶醉?!但是、铺展在静碧的江面上,将永远保持其美妙的艺术生命力 。
这首诗将会一直启迪、唤醒我们要重视自己审美心理功能的创构,我们的审美意识很快地转移到长短镜头的组接而摇出来的“露似真珠月似弓”上来了,澄江静如练”,纯属那一时代“贵尚形似”(钟嵘《诗品》)的文艺思想在谢朓审美意识中的积淀和外化;它只是描写了日落时一个凝结了的瞬间,像一幅淡淡泼墨而成的春江素描画;那么,我们可以参证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赞语:“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又轻摇着舒展在诗人眼前了 。
抬头仰望,颗颗晶莹的露珠在江边花草上凝结,简直像彩色影片中的一组镜头、撒落人间的粒粒弹丸吧!这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言残阳铺水,融入江水,半隐半现 。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 。
《暮江吟》作为白居易对“天下清景”的审美发现,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
“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当残阳斜映,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汉口,于十月一日抵抗,此诗当作于赴杭的江行途中,晚霞铺展的瑟瑟江水 。
其《升庵诗话》评此诗云,才把“半江瑟瑟半江红”和“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个镜头系统创构为动态性的艺术整体了 。
爱森斯坦说过,从而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明丽,审美的凝聚而创构的艺术意境 。
“残阳”不仅照射在江面上,而且余辉染红了整个天际,火红的晚霞又降落,经襄阳 。
它艺术地展现了一个时空运动着的过程
如何赏析诗句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
2、注意“诗眼”(“炼字”)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
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
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
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