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潮阳尉郑太玉原文、作者,【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1、【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作者] 乔吉   [朝代] 元代
【廉香林南园即事】山中富贵相公衙,江左风流学士家,壁间水墨名人画 。六一泉阳羡茶,书斋打簇得繁华 。玉龙笔架,铜雀砚瓦,金凤笺花 。
【赠江云】白苹吹练洗闲愁,粉絮成衣怯素秋,高情不管青山瘦 。伴浔阳一派流 , 寄相思日暮东洲 。有意能收放,无心尽去留,梨花梦湘水悠悠 。
【赠柔卿王氏】暖红无力海棠丝,春绿多情杨柳枝,绀云不动宫鸦翅 。肉台盘纤玉指 , 胭脂粉掿成的孩儿 。眼角头传芳事,樽前席上歌艳词,表散相思 。
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
合欢髻子楚云松,斗巧眉儿翠黛浓,柔荑指怯金杯重 。玉亭亭鞋半弓,听骊珠一串玲珑 。歌触的心情动,酒潮的脸晕红 , 笑堆著满面春风 。
【钉鞋儿】底儿钻钉紫丁香,帮侧微粘蜜腊黄,宜行云行雨阳台上 。步苍苔砖甃儿响,衬凌波罗袜生凉 。惊回衔泥乳燕 。溅湿穿花凤凰,羞煞戏水鸳鸯 。
【花筒儿】玲珑高插楚云岑,轻巧全胜碧玉簪,红绵水暖春香沁 。是惜花人一寸心,净瓶儿般手捻著沉吟 。滴点点蔷蔽露,袅丝丝杨柳金 , 是个画出来的观音 。
莺花笑我病三春 , 香玉知他瘦几分?屏床独自怀孤闷 。那些儿吃喜人,界微红斜印腮痕 。山枕浅啼晴露,洞箫寒吹梦云,风雨黄昏 。
席上赋李楚仪歌以酒送维扬贾侯
鸳鸯一世不知愁,何事年来尽白头?芙蓉水冷胭脂瘦 。占西塘晓镜秋,菱花漫替人羞 。擎架著十分病,包笼著百倍忧 , 老死也风流 。
红粘绿惹泥风流,雨念云思何日休?玉憔花悴今番瘦 。担著天来大一担愁,说相思难拨回头 。夜月鸡儿巷,春风燕子楼,一日三秋 。
红指甲赠孙莲哥时客吴江
冰蓝袖卷翠纹纱,春笋纤舒红玉甲,水晶寒浓染胭脂蜡 。剖吴橙吃喜煞,锦鱼鳞冷渍朱砂 。数归期阑干上画,印开元宫额上掏,托香腮似几瓣桃花 。
【赠常凤哥】紫金钗影落芳樽,白玉箫声隔暮云,碧梧枝冷惊秋信 。倩缑仙暖梦魂,喜相逢青鸟红巾 。都不索瑶琴写恨,秦台忆君,妆镜悲春 。
【客楼即事石氏所居】石崇已去玉楼空,王恺重来金谷穷,绿珠不作朝云梦 。似阳台十二峰,隔愁痕龟背帘栊 。花钿小金毛褪,柳腰细罗带松,寂寞春风 。
【手帕呈贾伯坚】对裁湘水縠波纹,挪皱梨花雪片云 。束纤腰舞得春风困 。衬琼杯蒙玉笋,殢人娇笑揾脂唇 。宫额上匀香汗,银筝上拂暗尘,休染上啼痕 。
【楚仪赠香囊赋以报之】玉丝寒皱雪纱囊 , 金剪裁成冰笋凉,梅魂不许春摇荡 。和清愁一处装,芳心偷付檀郎 。怀儿里放,枕袋里藏 , 梦绕龙香 。
【嘲楚仪】顺毛儿扑撒翠鸾雏 , 暖水儿温存比目鱼,碎砖儿垒就阳台路 。望朝云思暮雨 , 楚巫娥偷取些工夫 。殢酒人归未 , 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嘲人爱姬为人所夺】豫章城锦片凤凰交,临川县花枝翡翠巢,贩茶船铁板鸦青钞 。问婆婆那件高,柴铧锹一下掘著 。村冯魁沾的上,俏苏卿随顺了,双渐眊眊 。
拖条藜杖裹枚巾,盖座团标容个身,五行不带功名分 。卧芙蓉顶上云,濯清泉两足游尘 。生不愿黄金?。啦焕肜贤吲?nbsp;, 俯仰乾坤 。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三十年几度花开谢 。熬煎成头上雪 , 海漫漫谁是龙蛇?鲁子敬能施惠,周公谨会打暂,千古豪杰 。
歌者睥睨潦倒故赋此咎焉
绣屏春暖茜氍毹,罗袖香番锦鹧鸪,银盆笑击珊瑚树 。拼明珠换绿珠,见书生如此头颅 。升仙桥曾题柱,卓文君不驾车,谁识相如?
【游越福王府】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 。燕休寻王谢家 , 恨兴亡怒煞些鸣蛙 。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
【赋李仁仲懒慢斋】闹排场经过乐回闲,勤政堂辞别撒会懒 。急喉咙倒换学些慢 。掇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郸 。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鸟倦知还 。
【若川秋夕闻砧】谁家练杵动秋庭,那岸窗纱闪夜灯,异乡丝鬓明朝镜 。又多添几处星,露华零梧叶无声 。金谷园中梦,玉门关外情,凉月三更 。
玉壶园题水亭赠国公十一公子
人来图画帧间行,船在琉璃影内撑,歌从弦管声中听 。水边鸥花外莺,翠玲珑小院闲庭 。夜月泥金扇,春风暖玉屏 , 赏四时雨雪阴晴 。
【嘲少年】纸糊锹轻吉列枉折尖 。肉膘胶干支剌有甚粘,醋葫芦嘴古邦佯装欠 。接梢儿虽是谄,抱牛腰只怕伤廉 。性儿神羊也似善,口儿蜜钵也似甜,火块儿也似情忺 。
【李琬卿】一篇词意思便随斜,千金价恩情莽判赊,五花文官诰权教借 。高仙儿来到也,人间天上离别 。滹沱河彳亶了府多,柳花亭留下大姐,李琬也也 。
【老当益壮】风流受苦果何甘?落拓垂涎待拉馋,等闲小见难摇憾 。那孩儿情愿敢,休欺负诗骨岩岩 。玉钥条玲珑担,翠铺对万胜篮,风月都担 。
【展转秋思京门赋】琐窗风雨古今情,梦绕云山十二层,香销烛暗人初定 。酒醒时愁未醒,三般儿挨不到天明 。巉地罗帏静 , 森地鸳被冷,忽地心疼 。
【凉夜清兴】云绡蒙影镜谁呵?露粟吹香金碎挪,醉来起我成三个 。是清风明月我,问桂花良夜如何?饮不辞玻璃盏大,睡不厌琉璃簟阔,梦不到蝼蚁南柯 。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
【暮春即事】风吹丝雨噀窗纱,苔和酥泥葬落花,卷云钩月帘初挂 。玉钗香径滑 , 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蜂寒懒报衙 , 啼煞饥鸦 。
【客中春晚】昔年歌舞醉娇春 , 今日衣冠逐后尘 , 归舟欲向南湖问 。恐沙鸥也傲人,榆钱儿不救诗贫 。眇小了花风信 , 阑珊了蝶梦魂,冷笑东君 。
【瑞安东安寺夏日清思】新蝉风断子弦琴,古鸭烟消午篆沉,孤鹤梦觉三山枕 。翠濛濛窗户阴,煮茶芽旋撮黄金 。俗事天来大 , 红尘海样深 , 都不到一片云心 。
【乐清箫台】枕苍龙云卧品清箫 , 跨白鹿春酣醉碧桃 , 唤青猿夜拆烧丹灶 。二千年琼树老,飞来海上仙鹤 。纱巾岸天风细,玉笙吹山月高,谁识王乔?
【乐清白鹤寺瀑布】紫箫声入九华天,翠壁花飞双玉泉,瑶台鹤去人曾见 。炼白云丹灶边,问山灵今夕何年 。龙须水朱砂腻,虎睛丸金汞圆,海上寻仙 。
【为友人作】搅柔肠离恨病相兼,重聚首佳期卦怎占?豫章城开了座相思店 。闷勾肆儿逐日添,愁行货顿塌在眉尖 。税钱比茶船上欠,斤两去等秤上掂,吃紧的历册般拘钤 。
【赠朱翠英】吹笙惯醉碧桃花,把酒曾听萼绿华,金毛秀靥春无价 。折将来乌帽上插,五百年欢喜冤家 。正好星前月下,恐怕风吹雨打,吃惜了零落天涯 。
【怨风情】眼中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 。闷葫芦绞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 。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
【赠顾观音】盈盈罗袜藕初簪,楚楚宫腰柳半金,小名儿且是妖饶甚 。落迦山何处寻?紫旃檀风月丛林 。说缘法三生梦,舍慈悲一片心,不枉了唤做个观音 。
罣罳分月小藤床,茉莉堆云懒髻妆,蔷薇洒水轻绡上 。染一天风露香,看星河笑语昏黄 。白雪鸡头肉 , 红冰荔子浆,道今夜微凉 。
【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 。几千年晒未乾,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
【雨窗即事】客怀寥落雨声中,春事商量花信风,烛光摇荡江南梦 。寸心灰双泪红 , 和更筹滴损铜龙 。酒醒纱窗静,诗悭锦袋空 , 催老仙翁 。
中秋后一日山亭赏桂花时雨稍晴
海云衣湿鹡鸰寒,窗雨丝收络纬闲,边风信动征鸿限 。稻粱秋有甚悭,尽尊前楚水吴山 。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阑,不是人间 。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挨 。面瓮儿里袁安舍,盐堆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
【赠孙梅哥】寿阳宫额试新妆,萼绿仙音整旧腔,怕尊前梦觉参儿上 。粉留痕襟袖香,拣柂儿可喜昏黄 。白云纸帐 , 清风玉堂,淡月纱窗 。
【德清长桥】 *** 见楼台,赤蜃浮光海市开,崖崩岸坼长虹在 。弃繻生感壮怀 , 卧苍龙鳞甲生苔 。横生风籁,玲珑月色,玉琢蓬莱 。
寒英和雨结船头,翠叶铺烟起舵楼,霜枝立月牙樯瘦 。泛清香满棹秋,比浮花浪蕊优游 。驾银汉星槎梦,载金茎玉露酒,江湖上陶令风流 。
【丁朝卿西斋半间云】碧窗秋窄玉玲珑,古鼎春悭香髟蒙松 , 矮屏分得梨花梦 。小可可十二峰,浩然气于此从容 。无垢无尘处,非烟非雾中,等当着天上从龙 。
【和化成甫番马扇头】渥洼秋浅水生寒 , 苜蓿霜轻草渐斑,鸾弧不射双飞雁 。臂鞲鹰玉辔间,醉醺醺来自楼阑 。狐帽西风袒 , 穹庐红日晚,满眼青山 。
《【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作者乔吉简介乔吉(1280~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人,流寓杭州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 。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 。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 , 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此外,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中着录有《惺惺老人乐府》1卷,惜已佚 。
乔吉的其它作品○ 折桂令·客窗清明
○ 小桃红·春闺怨
○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 【越调】天净沙_即事笔尖扫
○ 乔吉更多作品
2、送杨瑗尉南海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送杨瑗尉南海[作者] 岑参   [朝代] 唐代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
此乡多宝玉 , 慎莫厌清贫 。
《送杨瑗尉南海》作者岑参简介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 , 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 。他从兄属学 , 九岁属文 。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 , 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 。20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今河南洛阳),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 , 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 , 因此人称“岑嘉州” 。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客死成都舍 。享年56岁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像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
岑参的其它作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逢入京使
○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戏问花门酒家翁
○ 碛中作
○ 岑参更多作品
3、所有初三语文文言文,古诗题目作者和朝代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 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 , 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 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 , 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 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 , 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 。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 , 至满井 。高柳夹堤 , 土膏微润 ,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撌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露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过了花朝节,残留的寒意仍然很凌厉,冷风时常刮起,一刮冷风就扬起满天沙尘 。(我)只好躲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每次顶着风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转了回来 。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成排的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无比轻松) 。这时河上的冰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鱼鳞似的波纹,水清澈极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天镜子 , 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后,是那样美好、光洁,呈现出迷人的风姿,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 。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 , 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 , 表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 。游人还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 , 身着艳装骑驴的 , 也时时可以见到 。风力虽然还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会有汗水流出湿透脊背 。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情态,毛羽、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我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
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间,就只有我这种闲官 。而满井这地方刚好和我的居所距离近 , 我的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乙亥年二月 。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 , 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 , 下同)患者 , 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乡(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 , 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 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 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种手段不能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有不采用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 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
一碗饭 , 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
望西都,意踌躇 。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独怜幽草涧边生 , 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 , 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 , 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 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 , 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 , 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 , 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 , 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 。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上元二年(761)秋天 , 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 , 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 。茅屋为秋风所破 , 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 。先写秋风的威力 , “怒号”是其声势 , 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 , 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的挂在了树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 。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 。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 。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 。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 , 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 。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 。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 , 渐而苦苦地思索 。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 。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 , 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 。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 , 一定对神诚实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 , 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能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 。”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还不行 。”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被打得大败 。鲁庄公将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 。”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
已经战胜 , 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 , 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 , 所以战胜了他们 。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他们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迢迢牵牛星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译文] 遥遥相望的牛郎星,明亮洁净的织女星.(织女)轻巧地举起柔美洁白的双手,一札一札地穿梭织布.(因相思)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匹来,哭得泪落如雨下.银河的水既清又浅,(两星)相距又能有多远?在那又清又浅的银河两边,(牛郎织女)只能含情脉脉地相望而不能互诉衷肠!
渡荆门送别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译文]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 。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 , 结成了海市蜃楼 。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 。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 , 珍重那远方家信 , 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 , 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 , 潭水特别清澈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 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 , 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 , 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
[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 冻风时作 。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 , 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 , 偕数友出东直 , 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 清澈见底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撌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 , 柔梢披风 。麦田浅露寸许 。游人虽未盛 , 泉而茗者 , 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 , 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 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 , 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
[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过了花朝节,残留的寒意仍然很凌厉,冷风时常刮起,一刮冷风就扬起满天沙尘 。(我)只好躲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每次顶着风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转了回来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成排的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 , (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无比轻松) 。这时河上的冰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 , 泛起一层一层鱼鳞似的波纹,水清澈极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天镜子 , 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后,是那样美好、光洁,呈现出迷人的风姿 , 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 。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表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 。游人还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 , 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可以见到 。风力虽然还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会有汗水流出湿透脊背 。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情态,毛羽、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我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间,就只有我这种闲官 。而满井这地方刚好和我的居所距离近 , 我的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乙亥年二月 。
鱼我所欲也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 ,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 义 ,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乡(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 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 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种手段不能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 , 哪有不采用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 , 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译文]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
1. 《将进酒》 李白 唐代2. 《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3. 《登高》 杜甫 唐代4. 《悯农》 李绅 唐代5. 《长恨歌》 白居易 唐代6. 《滕王阁序》 王勃 唐代7. 《望岳》 杜甫 唐代8. 《静夜思》 李白 唐代9. 《春夜喜雨》杜甫唐代10.《古朗月行》李白唐代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代12.《江雪》柳宗元唐代13.《绝句》李清照宋代1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代15.《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
陋室铭 刘禹锡 唐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
出师表 诸葛亮 春秋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战国
曹刿论战 左丘明 春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向 西汉
这些是中考篇目 。
1.《登高》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2.《静夜思》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3.《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4.《将进酒》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5.《滕王阁序》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6.《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代7.《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8.《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代9.《江雪》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10.《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公输、《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 。
课内古诗: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范仲淹,江城子–苏轼,武陵春–李清照,破阵子–辛弃疾 , 《诗经》中的关雎、蒹葭 。
4、送周尚宝以宁夏事谪潮阳尉原文_翻译及赏析鸡肋官仍?。?羊肠路转难 。可怜秦逐客,更远楚江干 。事去空谈剑 , 忧来尽指冠 。潮阳碑尚在,寂寞待君看 。——明代·冯琦《送周尚宝以宁夏事谪潮阳尉》 送周尚宝以宁夏事谪潮阳尉鸡肋官仍?。?羊肠路转难 。
可怜秦逐客,更远楚江干 。
事去空谈剑,忧来尽指冠 。
潮阳碑尚在,寂寞待君看 。猜您喜欢灯照竹林雪,寝斋寒更空 。窗间成独坐,遥想故人同 。不有孤吟兴,宁度此宵中 。——明代·高启《雪夜怀周著作》雪夜怀周著作
灯照竹林雪,寝斋寒更空 。
窗间成独坐 , 遥想故人同 。
不有孤吟兴,宁度此宵中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 。谓是鲁迂儒楚狂生,青丘子闻之不分意 , 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 , 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 , 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 , 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 , 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 , 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 , 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天帝闻之怒,下谴白鹤迎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明代·高启《青丘子歌》青丘子歌
明代高启
展开阅读全文∨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
但好觅诗句 , 自吟自酬赓 。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 。
谓是鲁迂儒楚狂生,青丘子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绝咿
咿鸣 。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
不忧回也空 , 不慕猗氏盈 。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
斫元气,搜元精 , 造化万物难隐情 。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
妙意俄同鬼神会 , 佳景每与江山争 。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
叩壶自高歌 , 不顾俗耳惊 。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
天帝闻之怒,下谴白鹤迎 。
不容在世作狡狯 , 复结飞佩还瑶京 。▲ 仆本吴乡士,请歌《吴趋行》 。吴中实豪都,胜丽古所名 。五湖汹巨泽,八门洞高城 。飞观被山起 , 游舰沸川横 。土物既繁雄,民风亦和平 。泰伯德让在,言游文学成 。长沙启伯基,异梦表休祯 。旧阀凡几家,奕代产才英 。遭时各建事,徇义或腾声 。财赋甲南州,词华并西京 。兹邦信多美,粗举难备称 。愿君听此曲 , 此曲匪夸盈 。——明代·高启《姑苏杂咏 吴趋行》姑苏杂咏 吴趋行
明代高启
展开阅读全文∨ 仆本吴乡士,请歌《吴趋行》 。
吴中实豪都,胜丽古所名 。
五湖汹巨泽,八门洞高城 。
飞观被山起 , 游舰沸川横 。
土物既繁雄,民风亦和平 。
泰伯德让在,言游文学成 。
长沙启伯基,异梦表休祯 。
旧阀凡几家,奕代产才英 。
遭时各建事,徇义或腾声 。
财赋甲南州,词华并西京 。
兹邦信多美,粗举难备称 。
愿君听此曲 , 此曲匪夸盈 。▲
5、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
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
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 。
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 。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相思无终极,肠断朗江猿 。
【赏析】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 , 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 , 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 , 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 , 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千里共婵娟全诗
千里共婵娟全诗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
2、天上宫阙(qu):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
3、归去:回到天上去
4、琼(qi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
5、不胜(sh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
6、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
7、何似:何如 , 哪里比得上 。
8、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
9、不应有恨,何事长(ch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 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
10、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
11、但:只 。
12、千里共婵(ch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
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比得上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 , 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 , 直到天亮 , 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 , 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 , 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反映到词里 , 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 。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 , 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 。俄见月规半天 , 琼楼玉宇烂然 。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 。临行,叶叫他穿皮衣 。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 。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 。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 , 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 。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 。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 , 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 ,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 , 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然而 , 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 , 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 , 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 , 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 , 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 。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很有哲理意味 。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 ,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 。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都可以互相参看 。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 。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 。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 , 后半横叙 。上片高屋建瓴 , 下片峰回路转 。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 , 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后半纯用白描 , 人月双及 。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 。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从布局方面来说 , 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 。最后虚实交错 , 纡徐作结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 , 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借用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 。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 。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 , 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 , 以及那浪漫的色彩 , 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 , 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1、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雁门,郡名 。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
2、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 , 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摧:毁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 。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
3、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 。亦有版本写作向月 。向:向着,对着 。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开:打开,铺开 。
4、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
5、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 。凝夜紫 , 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 。凝,凝聚 。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
6、临:逼近,到,临近 。易水:河名 , 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 , 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
7、霜重鼓寒:天寒霜降 , 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 。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
8、报:报答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 , 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 , 筑高台 , 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意:信任,重用 。
9、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
翻译:
黑云压城头 , 城墙像要塌陷一样;
盔甲映着日光,金鳞似的闪亮 。
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边的泥土在夜色中凝聚着紫气 。
寒风半卷着红旗,轻骑驰向易水;
天寒霜凝重 , 战鼓声低沉不起 。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
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 。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 , 一个压字 , 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 , 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 , 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 , 只见金光闪闪 , 耀人眼目 。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 , 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 。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敌军依仗人多势众 , 鼓噪而前,步步紧逼 。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谴罂榇罂榈碾僦阆屎斓难#腹刮砟嵩诖蟮厣铣氏殖鲆黄仙?。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 , 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 , 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 , 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 , 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 。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 , 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 。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 , 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 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 。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 。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
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
2、酒旗:酒幌子,酒店门前悬挂的旗子一样的标志 。
3、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南朝,当时佛教盛行,寺院广布 。
诗意:
千里江南 , 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 , 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 , 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 , 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 , 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 , 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 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 , 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 , 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 , 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 , 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 。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
【寄潮阳尉郑太玉原文、作者,【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着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 。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 。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 。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 , 还和僧人交过朋友 。着名的诗句 , 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 ,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 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