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赵清阁:落叶无限愁

老舍与赵清阁:落叶无限愁
文章图片

“老舍与单身女作家赵清阁之间,有一段不容后人亵渎的感情经历 。”这是诗人邵燕祥写下的话;作家林斤澜也说,赵清阁与老舍之间的事是“公开的秘密” 。赵清阁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二代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擅长戏剧创作,她和老舍之间的一段未了情令人唏嘘 。
在漂泊中相遇
赵清阁生于1914年,从小喜爱文学 。她16岁时首次给报刊投稿即获发表,1934年春,20岁的赵清阁给鲁迅寄去自己的小说、散文和旧体诗,没想到几天后,鲁迅便回信,约她去内山书店见面,并建议和鼓励她写新体诗 。
1935年7月,赵清阁被上海女子书店聘为总编辑,担纲《女子月刊》,该杂志业绩不俗,令赵清阁名扬一时,当年她只有22岁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赵清阁随剧作家王莹、洪深等在内地宣传抗战,开始写剧本 。
赵清阁与老舍是剧作家胡绍轩牵线认识的,胡绍轩一直在编《文艺》月刊,与作家们往来较多 。1938年2月,胡绍轩在武汉一家酒店订了两桌酒席,老舍、穆木天、郁达夫、赵清阁皆在被请之列 。这可能是赵清阁与老舍第一次见面,这一年赵清阁24岁,老舍39岁,此时他的家眷滞留北平,他孤身在武汉 。
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老舍任总负责人,后赵清阁亦担任组织干事 。
后来,因武汉战事吃紧,赵清阁和老舍先后辗转去了重庆 。
高度契合的合作
【老舍与赵清阁:落叶无限愁】老舍到重慶,先在林语堂购置的小别墅中与几位作家合住了一段时间 。在这里,老舍写了200多万字的文章 。据梁实秋回忆,“老舍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内心却很孤独 。”
这时,赵清阁正在编“弹花文艺丛书”,找老舍要稿,老舍便写了一个话剧剧本《张自忠》,赵清阁对这个本子很不满意,因老舍当时缺乏戏剧经验 。
不久,抗战伤残军人萧亦五找老舍合写《虎啸》剧本,老舍马上想到赵清阁,赵清阁本不同意合作编剧,但最终被老舍说服 。剧本由萧亦五先想出故事,赵清阁再设计结构,最终由老舍写台词 。剧本完成后,反响平平 。
不过,通过这次合作,赵清阁对老舍的语言幽默高度认同,双方准备再合写另一部剧《桃李春风》,但工作还没开始,1943年5月,赵清阁便因阑尾炎住院,只能老舍先写好前两幕,送到医院,赵清阁写后两幕 。10月,剧本刚完成,老舍也得了阑尾炎,住进医院 。
《桃李春风》颂扬了教育工作者的气节,该剧上演后引起轰动,国民政府教育局特别奖励1万元 。
报人刘以鬯曾说:“抗战时期的重庆,赵清阁的名字常与老舍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