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美化的一切

正在被美化的一切
文章图片

今天整理手机里的APP , 我不禁纳闷:作为不爱自拍也不爱被别人拍的“女汉子” , 怎么除了系统自带的相机 , 还另外下载了两个拍照工具和三个修图工具?
翻翻手机相册才意识到 , 自从下厨以来 , 我就开始对照片较真儿了 。别的女生是对自己的容貌精益求精 , 我却是对食物百般挑剔 。以前只是随手拍拍留个纪念 , 现在却成了强迫症 , 一道菜做出来 , 少说要拍十几张:不同摆盘、不同角度、不同光线……然后再挑选滤镜 , 调整亮度和饱和度 , 背景虚化……忙活完了 , 热气腾腾的菜也凉得差不多了 。
不可思议 , 我悄悄擦了把汗 。什么时候自己也沦落到这地步了?从前的我 , 可是对拍照嗤之以鼻的啊 。
印象最深的是高考结束后 , 和一群朋友去外地旅行 , 有个朋友抱着单反相机 , 走到哪儿拍到哪儿 。爬到山顶 , 大家都俯身在栏杆边 , 欣赏远处如梦似幻的云雾 。景色太美了 , 简直是人间仙境 。我看得如痴如醉 , 回过神来 , 却发现那个朋友依然举着相机在拍照 。
“别浪费这样美的景色啊 。”我忍不住提醒道 。
“我怎么浪费了?”他不解地问着 , 却没有放下相机 。
“你只顾着拍照 , 根本就没有好好地欣赏 。用自己的眼睛看 , 跟透过镜头看是完全不同的 。我不会浪费时间拍照 , 我认真、用力地看 , 把美景留在眼睛和心里就好了 。”
他笑笑 , 没说什么 , 继续拍照 , 还帮大家拍了很多合影 。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流行的话是“有图有真相” , 而现在却成了“照片就是照骗” 。那时照片的主要意义还在于收集和记录 , 而现在 , 却成了展示、炫耀和塑造 。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提道:“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 , “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 。从前人们摄影 , 是为了把看到的稍纵即逝、无法带走的事物留下来 , 以图片的形式据为己有 。人们通过照片了解世界 , 记录历史 。
翻翻家庭相册里的老照片 , 看看长辈们年轻时的容貌和他们生活过的地方 , 看看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一个遥远陌生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 实在是件有趣的事 。那時候拍完照片 , 一定要把胶卷拿到影楼冲洗 , 然后才能知道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拍下了什么 。等待相片冲洗的日子里 , 总有种期盼面包出炉般的兴奋和等待揭开谜底的紧张 。照片洗出来 , 自己夹在相册里就行了 , 最多也就是给家人朋友看一眼 。那时的照片 , 真的很单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