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入海口在哪求大神帮助( 六 )


弘治年间治河的目的在防止黄河北决影响漕运 。治河工程主要在加强北岸堤防 。南岸既未筑堤,也不堵口 。因而睢、涡、颍等股分流仍有时并存,影响了徐州以下干道的水源 。为了保证漕运,嘉靖十六年(1537年)和二十一年(1542年),先后从丁家道口及小浮桥引水至黄河入徐州的干道,以接济徐、吕二洪 。继又堵塞南岸分流水口 , 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后 , “南流故道始尽塞” 。于是“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 。从此黄河成为单股汇淮入海的河道 。
黄河干道固定后 , 河床因日久泥沙堆积淤高,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河” 。洪水决溢日益频仍 。嘉靖后期 , 决口多在山东曹县至徐州河段 。到隆庆以后,向南发展到徐州以下至淮阴段 。因而,河工的重点已“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专在徐、邳” 。工部左侍郎潘季驯根据“束水攻沙”及“蓄清刷黄”的方针 , 于万历七年(1579年)完成黄河两岸的遥堤以及洪泽湖以东的高家堰堤等治河工程 , 也就在这一河段上 。其故道大致即今地图上的淤黄河 。
入清以后 。因长期施行“束水攻沙”的结果,泥沙大量排至河口,“以致流缓沙停 , 海口积垫,日渐淤高 。”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靳辅治河的重点就放在淮阴以下至河口段上 。他采取以疏浚为主的方针,从清江浦历云梯关至海口,“挑川字沟”,把河床挖深 。但也只能收效于一时 。日久之后,河底又淤垫日高 。嘉庆以后,政治黑暗,河政废弛,决口泛滥的情况与日俱增,特别是下游河淮并槽入海的沙床,淤塞的程度更为严重,造成“水在地上行”的局面 。黄河以及淮河本身已不得不放弃这条水流下泄不畅的下游河道而另找出路了 。
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
决口之初,漫注于封丘、祥符、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复分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迤南下注 , 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流穿运,总归大清河入海” 。从此,黄河下游结束了六百六十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入海的局面 。当时翁同、李鸿章等代表安徽、江苏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同意堵口 。山东巡抚丁宝桢代表山东地主阶级的意见,则要求堵口归故 。双方争执不休,而清政府正面临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军事旁午,无暇顾及河工” 。因而在二十年间,听任洪水在山东西南泛滥横流 , 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始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