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动旗幡,惠能禅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在说糊话吗


风吹动旗幡,惠能禅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在说糊话吗

文章插图
佛教有很多经典,其中以“经”冠名的,一般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说法的内容,或者是托名佛祖来宣传教义 。
然而,在我国佛教中,却有一部名为“经”而与佛祖无关的经典,这就是禅宗的《坛经》,又叫《六祖坛经》,主要内容是禅宗高僧惠能禅师的经历和思想 。由于惠能禅师在我国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所以这部书可以获得“经”的特别地位 。
《坛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惠能到一座寺庙中去 , 见到两位出家人争论,一人说:“如果没有风,旗幡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 。”另一人说:“没有旗幡飘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旗幡在动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惠能听了 , 就对他们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幡在动,而是二位的心在动?。?
惠能之所以这样说 , 是因为他认为一切目睹耳闻的现象都应该从见闻者内心去寻找答案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微风吹过,旗幡飘动,在惠能看来都属于外界的现象,之所以见闻者能感知到它们在动 , 是因为自己的心不够静;如果内心不生妄想,自然也就不觉得外物在动了 。
惠能的这段话看起来很糊涂,风在吹,旗在动 , 都是自然中存在的现象,怎么能说是我们的心在动呢?实际上,大概每个人都有过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 , 我们什么也没有思考,对身边发生的事仿佛一无所知,别人和我们说话也听不见 。
当然,这种状态非常容易被打破 , 只要有人大喊一声或者拍一下我们的肩膀,我们就会因为受到惊扰,回到正常状态 。惠能所认为的心动使人感受到风和旗幡在动,就是我们日常的状态;而所谓不生妄想的内心平静状态 , 理解为“头脑一片空白”也不算是错误 。
不过,佛教徒所追求的不生妄想,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感知 。佛教禅宗认为“若悟自心,即是涅槃”,又说“不生妄想名涅槃”,可见“不生妄想”的要点在于认清自己的心 。如果能认清自心,就能到达佛教修行中最高的“涅槃”境界,从此不再受各种因缘乃至生死的拘束 。
总结:惠能的思想被后人概括为“心外无法”“心外无佛”,强调对本心的寻找和修持,对于禅宗后来的发展影响极大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也作为惠能宣传教义的经典语句,在我国思想史上流传下来 。
1胸怀格局大的诗词胸怀格局大的诗词将进酒·君不见作者李白 朝代唐译文对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