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中的中旬是什么时候


一个月中的中旬是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是指每月十一日到二十日的十天 。
出自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管子·宙合》:“岁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 。”白话释义:一年有春秋冬夏四个季节,一个月有上下中旬之分 。
其中旬,读音为xún,意思是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三旬);十岁为一旬;旬也可指12年,一般说大一旬或小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12年 。
扩展资料:

一个月的上旬、下旬分别是指当月的1日--10日、21日---30日(31日)
旬--作为时间概念 , 是一个多用的不定词,如果按日计算 , 一旬=10天 , 如果按年计算一旬应该是12年 , 既:一个完整的属相年 。并不一定必须是是10进制 。
生活中,不是十进制的例子很多:一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个月30天;一个节气15天;如此计算旬的时间单位应该是一旬=12年,年过五旬应当是60岁而非50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旬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 。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 。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 。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 。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 。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 。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 。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 。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 。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