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砷化镓、氮化镓的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属于几类( 三 )


四、关于火灾危险性分类 。
为了使用本规范者正确理解、掌握、执行条文 , 现将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各项生产特性简述如下: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要看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其中最危险的物质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质;
2生产中操作条件的变化是否会改变物质的性质;
3生产中产生的全部中间产物的性质;
4生产中最终产品及副产物的性质;
许多产品可能有若干种工艺生产方法,其中使用的原材料各不相同,所以火灾危险性也各不相同,分类时应注意区别对待 。
各项生产特性如下:
(一)甲类
1“甲类”第1项和第2项前面已有说明 , 在此不重述 。
2“甲类”第3项的生产特性是生产中的物质在常温下可以逐渐分解,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并且迅速放热引起燃烧 , 或者物质与空气接触后能发生猛烈的氧化作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 而温度越高其氧化反应速度越快 , 产生的热越多使温度升高越快,如此互为因果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如硝化棉、赛璐珞、黄磷生产等 。
3“甲类”第4项的生产特性是生产中的物质遇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同时产生热量引起燃烧或爆炸 。该种物质遇酸或氧化剂也能发生剧烈反应 , 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比遇水或水蒸汽时更大 。如金属钾、钠、氧化钠、氢化钙、碳化钙、磷化钙等的生产 。
4“甲类”第5项的生产特性是生产中的物质有较强的夺取电子的能力,即强氧化性 。有些过氧化物中含有过氧基(—O—O一)性质极不稳定,易放出氧原子 , 具有强烈的氧化性,促使其他物质迅速氧化,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该类物质对于酸、碱、热,撞击、摩擦、催化或与易燃品、还原剂等接触后能发生迅速分解 , 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如氯酸钠、氯酸钾、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生产等 。
5“甲类”第6项的生产特性是生产中的物质燃点较低易燃烧、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剧烈燃烧或爆炸,燃烧速度快,燃烧产物毒性大 。如赤磷、三硫化磷生产等 。
6“甲类”第7项的生产特性是生产中操作温度较高,物质被加热到自燃温度以上,此类生产必须是在密闭设备内进行,因设备内没有助燃气体,所以设备内的物质不能燃烧 。但是 , 一旦设备或管道泄漏,没有其他的火源,该物质就会在空气中立即起火燃烧 。这类生产在化工、炼油、医药等企业中很多,火灾的事故也不少,不应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