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是神瑛侍者又是谁( 四 )


所谓「离恨」 , 实即愁恨、怨恨、憾恨 。石头有被弃置的憾恨,黛玉也有被收养的身世之感,但她的泪偏「不自惜」而落,作为宝玉的「知己」,这种「千方百计为之惜」,就是「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的原因,也即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 。这说得还不清楚吗?批书者若未读过八十回以后的原稿 , 是无从这样说的 。眼泪「至死不干」,正合曲中之所言;自身「万苦不怨」,才称得上真正的「报德」 。袭人劝黛玉说:「姑娘快休如此 , 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 。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 。」清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脂批说:「后百十回(原稿回数)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 。」这就更无疑地证明黛玉最后是为宝玉「不自惜」的「这种行止」所闯的祸而流尽眼泪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宝玉才终身不能忘怀他唯一的「知己」 。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借阅过曹雪芹抄本《红楼梦》的明义来,他为小说题过二十首绝句,末首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 。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 。」就算明义看到的也只是八十回的本子 , 但他也完全有可能从作者或其亲友中打听到后半部情节的梗概,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诗中用获罪被拘因而不能保全「青蛾红粉」的石崇的典故,指的是什么了 。此类证据还很多 。
总之,《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有落入「梁祝」故事的窠臼,更不是要表现什么「三角」关系 。它始终是把悲剧的产生与封建大家族败落的原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在原稿中,描写这种风雨骤至的大变故的发生必然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作者倾注了最大热情的宝、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 定会在这场可怕的狂风暴雨的雷电闪光中被照亮,其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决不亚于作者描写睛雯的「抱屈夭风流」和宝玉的「杜撰芙蓉诔」,因为写晴雯之死的字只不过是为了写黛玉之死的更重要的文字罢了 。这一点,脂批说,「试观《证前缘》(原稿写黛玉之死)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 。」(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然而可惜,我们已不能看到这样的精彩的文字了!这部伟大的小说成了残稿,这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 。
《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
《木石前盟》是什么意思?指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
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宝玉是神瑛侍者,照顾绛珠草,神瑛侍者因凡心偶动下凡历劫,绛珠草愿随他下凡,以一世泪水偿还 。而五色补天石因缘际会,随了神瑛侍者转世(也就是宝玉出生时所带的那块) , 见证了这一段缠绵之事,故成了红楼梦 。故木石前盟 , 指的是绛珠草要以一世泪水还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