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辔头"是什么意思


"辔头"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辔头
【"辔头"是什么意思】pèitóu
[reins;bridle]
驾驭牲口的嚼子的缰绳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乐府诗集·木兰诗》

(辔)
pèi
ㄆㄟˋ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头 。鞍~ 。按~徐行 。
郑码:ZHZJ , U:8F94 , GBK:E0CE
笔画数:13,部首:车,笔顺编号:5511512551251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 。
出自: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辞》 。
赏析: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 , 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
扩展资料: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 。《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 。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
而最主要之战?。呛谏健⒀嗳簧揭淮?。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 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 。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