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期望及职业规划( 二 )


不要盲目相信什么“规划一下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职业规划培训,只有了解自己的“三分天”  , 才能使你尽“七分人事”的努力时取得事半功倍 。
三、“职业生涯”的定义(显性的问题,表面的现象)
了解了三个命运主题,还要清晰知道职业生涯的主题含义 。
职:职务、职位
业:行业、专业、公司
生:生计 , 本质就是“收入” 。主题指向的核心之一
涯:时间、时段也是个附加主题 。
这种看似荒谬的拆字释义法,却能清晰揭露很多求职人员的矛盾问题 。如 , 你是为一个更高的职位去作选择,还是只定位于某种职务的工作兴趣你在择业时是
注重先选行业,还是选专业,还是选公司三者往往不是统一的,选对兴趣的行业 , 未必符合自己专业,有符合自己专业和兴趣的职位的公司,未必是你要去的公司
类型……反之也然 。而“公司”要素中,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也常是选择的矛盾 。而收入,就绝对是一个核心问题 , 哪怕你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去大公司发展自己
某种能力,多少工资无所谓”,但起码你内心一定有个底线 , 有个增加收入的计划和欲望(也许你自问:发展某种能力是为了什么就会发现,最后的答案 , 都和金
钱有一定关系) 。
而时间,常常是自我规划中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却是个重要的主题因素 。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的现状没有变化,事实就是因为没有随“时间”变动而变得更好 。你
必须首先确定:你愿意、你计划在某一公司、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职位干多久,才能规划所有的行动计划和下一步的方向 。很多求职者在这些问题上往往是模
糊的、或无法准确选择的,因为不知道选择的正确依据是什么 。(选择的正确依据见下面分析七)
四、来自“马拉松”的恐惧
如果你的职业生涯的任何方面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那就是一场“恐怖的马拉松”,要消除恐怖,自己必须清晰回答10个问题:
1、 现在的工作一开始就是这么无聊吗(答不是,就可能是自身有问题,如能力进步停滞)
2、 同样职位的同事也认为这份工作无趣吗(如果不是 , 可能是自己态度问题;是,则公司HR管理有问题)
3、 在工作上是否仍有学习与成长的空间(有则不要轻易跳槽)
4、 如果重新选择职务,自己最想做什么工作(是兴趣和特质所在还是为了“新鲜感”)
5、 留在原来的公司,有换跑道的可能吗(有,则不要轻易跳槽,但即使有,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核心能力的发展)
6、 跳槽到其它公司 , 有换跑道的可能吗(这种可能不是概率上的;而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