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唐.杜甫


《蜀相》唐.杜甫

文章插图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 , 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
全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全诗翻译: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 。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 。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
分别是“自”,“空”
自、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与“空”两个字,写出了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诗人的万千感慨由此而生发 。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惋的情调 。也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当是最后两句,认为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战乱而屡失意 , 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武侯的命运颇相似 。从影响力来说,尾联自然远胜于颔联,它已成为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的格言警句 。但就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来看,它们是对“自”与“空”的具体阐释和升华,如果忽视“自”与“空”,那么对尾联内涵的感悟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认为把“自”与“空”作为诗眼来理解,更易把握此诗的深刻意蕴 。
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 。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 。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 。
杜甫《蜀相》评价:
诗句用典故的时候,重在简约 , 不能长篇大论地说历史 , 而要点到为止、一笔带过 。
这里杜甫用了两个量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功绩:“三顾”、“两朝”,同样的说法还有“七擒孟获”、“三打白骨精”等等,用一个量词将这个人的主要功绩都说尽了,不仅全面,还有体现了作者提炼语言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