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含义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含义

文章插图
“少年不识愁滋味”是南宋时期辛弃疾所做词牌名《丑奴儿》中的句子 。《丑奴儿》原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句意思是:年轻时候不懂得愁的滋味,只是一味登高望远 。登高望远,没有忧愁却为了写词勉强的说愁 。到了现在,终于体会到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没有说 。想说却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 。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 。
“少年不识愁滋味”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原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含义】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全词构思新巧 , 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 。含蓄蕴藉 , 语浅意深 。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
语出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时值词人贬官外流之际,心情灰暗,抑郁遂发人是物非之感垂髫总角之时,不知世事艰辛,爱赋诗词,却缺乏人生阅历,只好独上高楼,拍遍栏杆,装做老成,沧桑之感而待诗人真正经历人生起伏,宦海沉浮之后,一腔尽忠报国的赤胆忠心被南宋小朝廷泼了一大盆冷水真真愁,真真苦他想怒问苍天,他想斥述厚土,但这些愤怒,悲伤到了嘴边,却化为一声叹息,天凉了~至真的悲凉,沧桑,被这句“却道天凉好个秋”诠释的完美悲伤到极点,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默默的在心里咀嚼
推荐:梁衡的《栏杆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