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就这一个字

修心,就这一个字
文章图片

《养生要集》有言:“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 。
若要精神舒畅,活得逍遥自在,那就少思、少念、少欲、少事 。
修养身心的要诀,就在一个“少”字 。
1
少思则心静
小说《镜花缘》中记录了一个故事:
有个叫伯虑国的小国家,国人从不睡觉,人们总是昏昏沉沉,含混度日 。
他们不睡觉,是因为担心一睡不醒,忧虑会在睡梦中没了性命 。
因为日夜愁眠,所以他们每天都不开心,混混沌沌 。
有人因此精神疲惫,一觉睡去,再也不醒,其他国人就更畏惧睡觉一事 。
“伯虑愁眠”,不过是因为思虑太多 。
忧虑太多,只会徒增烦恼;思绪万千,便是焦虑根源 。
正所谓,心有千千结,愁如双丝网 。
一代影后阮玲玉,也是25岁死在了自己的心网之中 。
阮玲玉因前夫张达民地勒索,饱受指点 。因现任情人唐季珊找了新女友,寄颜无所 。
她想不通每月拿她生活费的前夫,为何如此残忍坏她名声 。本以为是真爱的唐季珊,转眼却有了新欢 。
阮玲玉苦闷不堪,陷入思绪的泥淖,以为生活如演戏一样,仔细琢磨就会通透,殊不知越琢磨,却陷得更深 。
她越是想弄明白,越靠近忧思的深渊 。
随着越想越复杂,她钻进了牛角尖,走上了自杀这条路 。
很多时候,想不通就不要再想,停止胡思乱想,便是豁然开朗 。
诚如作家冯唐所说:“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 。换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 。”
不多想,心情则舒畅,即使世事繁杂,仍能泰然自若;不多思,方能不被外界因素困扰,让心情保持平静 。
心静了,满腔愁绪,也是过眼云烟,拨开浮云,滤过喧嚣,就是神定悠闲 。
少思则心静,一茶一饭,一草一木都是幸福 。
减少萦绕脑海的思绪,心境自然会变得澄净透彻 。
不把忧愁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候 。
修心,就这一个字
文章图片

2
少念则心安
佛家有言:“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 。执于一念,将会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便会自在于心间 。”
放下,是一种生活智慧 。少念,是一种修养方法 。
若持执念,处处都是仇怨;放下执念,时时都是晴天 。
世间之事,不能桩桩皆如人意 。只有放下该放下的,才能更好地绽放 。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期一位著名的禅师 。
一天,有个一脸愁容、郁郁寡欢的人,来向禅师问禅,南隐禅师请他入室,以茶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