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状态:逆境不屈、顺境不傲、闲境不怠

成年人最好的状态:逆境不屈、顺境不傲、闲境不怠
文章图片

人之处境,全在于心境 。
没有读过三国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
一部三国,不仅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本人生教科书,它将为人之术、成事之道、经世之略展现得淋漓尽致 。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逆境看刘备、顺境看曹操、闲境看孙权,读懂英雄在关键时刻的选择,能指引我们少走弯路 。
01
刘备:逆境不屈
网上盛传这样一句话,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3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
经历得越多,越懂得刘备的不易,越是钦佩他的百折不挠 。
刘备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以卖鞋织席为生 。
他没有曹操那样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似孙权那般雄厚的家业,除了一个“刘皇叔”的空名,一无所有 。
在追逐大业的路上,没有地盘、没有兵力,只能寄人篱下,从零开始拉队伍 。
悲催的是,刘备霉运不断,小战或胜,大战皆败 。
刚拥有第一块根据地徐州,还没热乎,就被吕布偷袭,不但失了地盘,连老婆孩子也被俘 。
二战徐州,再次大败,好不容易拉起的数万人队伍,全被曹操收入囊中,又成了穷光蛋 。
长坂坡之战,又一次被曹操击溃,仅有数十骑逃走,差点命丧当场……
一路上,东奔西逃,五易其主,血泪斑斑 。
折腾半生,年近四十,手无寸土,一事无成 。
然而,命运让他屡战屡败,他却屡败屡战 。
刘备深谙,放弃只有一种结果,而不放弃却一切皆有可能 。
面对一次次溃败,大不了从头再开始,凭着一股韧性,终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耳顺之年成为一方霸主 。
苏轼在《后赤壁赋》中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身处困境的时候,一个人的反应能显露出他的胸襟和格局,乃至结局 。
刘备的成功,或许有运气、有贵人,但一定不可或缺的是他失意时永不言败的坚持 。
正如梁启超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
最终能让成就一个人的,不是才智,而是意志 。
成年人最好的状态:逆境不屈、顺境不傲、闲境不怠
文章图片

02
【成年人最好的状态:逆境不屈、顺境不傲、闲境不怠】曹操:顺境不飘
公元200年,一场天下闻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重挫北方袁绍,尽取其地 。
207年,曹操继续北征,大败乌桓,收编精骑,军事力量大增 。
214年,曹操向西平定凉州,击败马超 。
至此,北方大片江山尽握其手,天下已占大半,一时风光无两,势不可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