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状态:逆境不屈、顺境不傲、闲境不怠( 二 )


连汉献帝都昭告天下,特允他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出入和天子一样待遇,彼时的曹操离皇帝之位只一步之遥 。
其手下的百官纷纷劝他称帝,甚至连孙权也派遣使者表示,自己愿称臣 。
然而,曹操只说了一句:“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这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啊!
处于巅峰时刻的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比谁都清醒 。
曹操深知此时称帝,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让各路诸侯借此机会联合攻打他 。
失意时不迷茫,是一种魄力;得意时不忘形,更是一种智慧 。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致败 。
历史上,有多少人没有被打倒在逆境,却栽倒在了顺境 。
历经六次落榜,终在第七次考入仕途的曾国藩,一路顺风顺水,尤其从入翰林院,到被皇帝授权创办团练,更是风光无限 。
随着手中权力的日益增大,他开始飘飘然,做事刚愎自用、目中无人 。
最终,官场结怨一片,群起而攻之 。
短短七天,曾国藩的巡抚职位就被革了 。
《省心录》中有言: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
一个自大的人,最终只会在傲慢中毁灭自己 。
经此一变后的曾国藩,便时刻警戒自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
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低调谦逊,稳打稳扎,平步青云 。
成年人最好的状态:逆境不屈、顺境不傲、闲境不怠
文章图片

03
孙权:闲境不怠
有一只野猪,每天都在石头上磨自己的尖牙,一只狐狸好奇地问:
“你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何必让自己一直这么辛苦?”
野猪说:“我只有时刻保持牙齿锋利,才能在猎人或猎狗出现的时候不至于仓皇 。”
有一只青蛙,惬意地躺在水中,无忧无虑,当水被慢慢加热,它依然悠然自得,毫无察觉 。
直到它感到水发烫时,却再也没有力气蹦出来,最终被烫死了 。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居安思危,才会有备无患;安逸享乐,只会自取灭亡 。
东吴孙权,便是最好的写照 。
刘备与曹操汉中对峙时,偏安一隅的孙权却没有趁机享乐,而是警醒自己要未雨绸缪,殚精竭虑强大自己 。
他颁布政令,宽免租税,兴修水利,鼓励农业发展,开发江南,将蛮荒之地变成富庶之乡,经济实力大增 。
他平定山越,扩大疆土,稳定东吴后方,收编山越兵十三万人,大大扩充兵源,提升作战力量 。
他跨海东征,达台湾、琉球以至日本,得水师之利,进可攻退可守 。
正因如此,东吴日益强大,能够在三国鼎立之势中稳得住脚 。
黄炎培说:事繁勿慌,事闲勿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