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就这一个字( 二 )


禅师将茶水倒入来宾的杯子,杯子满了,禅师仍继续倒 。
此人眼睁睁地望着茶水溢出杯外,开口说道:“师傅,茶水已经漫出来了,不能再倒了!”
南隐禅师说:“就好像这茶杯一样,你心里已经装满杂念和偏见 。如果你不把自己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讲禅呢?”
如同李小龙所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
只有放空内心,才能重新去拥有 。
在生活的风浪里,学会把笨重的包袱扔掉,才能减轻心灵的负担 。
看轻了,也就看清了 。
放下一念,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不执一念,最美的风景,皆在眼前 。
世事犹如巍巍高山,若是带着执念,负重前行,便永无心安之日 。
岁月荏苒,少些执念,向前看,方能神泰心安 。
一念放下,便可绽放如莲;执念删减,才能回归安宁 。
3
少欲则心平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
清朝时,有个秀才,因欲令智昏,毁了大好前途 。
他在一家书店,看到一个买书少年,不小心掉落一枚铜钱,便紧紧踩住,待少年离开,弯下腰,喜滋滋地捡起 。
旁边的老者目睹这一幕,就问秀才叫什么名字,他沉浸在捡钱的喜悦中,得意地自报了家门,老者冷笑两声就走了 。
不久,秀才蒙荫,接任常熟县尉 。上任前,时任江苏巡抚汤潜庵,传令通知他不必赴任,并告知他已被列入检举弹劾公文 。
秀才质疑:“我为何遭弹劾?”
得到回答:“因贪 。”
他到汤大人府上,欲做解释 。府上巡捕告诉他:“汤大人让我问你,是否还记得昔年书店里的事?大人说,你还是个秀才,就贪财如命,若是做了官,更会贪赃枉法,成为一个戴着乌纱的贼 。”
秀才这才明白,那日书店里的老者,就是汤潜庵 。
他哀叹到:“都是那枚铜钱害了我啊!”
其实,真正害他的是贪欲 。只有不过分追求金钱、地位、权势等外在之物,才能心平意满 。
张之洞说:“无求便是心安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
少欲少求,不被欲望障眼,心中的不平、愤懑,便像暖阳下的雪花,自然消失 。
不因身外之物大喜大悲,就不会被世俗的洪流淹没;不为金钱名利折腰,方能守住最真的本心 。
简简单单过生活,寻常日子,才是最平稳的幸福 。
减少欲望,内心自然安适平和 。
修心,就这一个字
文章图片

4
少事则心宽
人们总是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作贬义 。
却忘了,《菜根谭》写有: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与多心 。惟少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