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名字是怎么取的,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1、台风名字怎么取的台风名字是事先就确定好的,由有关国家和地区 , 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后制定了一个命名表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 。
台风是最具破坏力的天气系统,对台风的预警和防御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便于区别和记忆,气象组织就会为每个台风取名字 。为台风取名,能更好的向台风威胁区的千百万群众传递信息,还会增加警报的效用 。
台风 , 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天气现象,它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便逐渐形成台风 。其实刚开始的台风都是以女性命名的,但后来遭到了众多女性的反对 。后来台风就根据命名表的顺序来取名 , 每5年左右轮回一次 。

台风名字是怎么取的,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文章插图
2、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台风的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出10个名称,通过后,纳入总共140个可用名称的列表 , 当西北太平洋上某个新出现的气旋发展为热带风暴强度时,由日本气象厅依据列表顺序为其指定对应的名称 , 同时赋予一个四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命名表按顺序命名 , 循环使用 。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 。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 。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 。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 。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 , 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 , 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 。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 。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 , 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 。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 , 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 。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 。
台风名字是怎么取的,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文章插图
3、台风的名字都是怎么起的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 。我国从1959年开始 , 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
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 。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 , 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 。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
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 , 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 , 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 , 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 。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 , 按顺序循环使用 。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 , 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 。
台风的名字运用的是热带气旋命名法,也就是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方式 。
根据热带气旋影响周边国家地区,然后制定一个命名表,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现在命名表上一共有140多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 , 朝鲜 , 日本 , 老挝等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
台风名字是怎么取的,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文章插图
4、台风是如何命名的台风命名规则: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的名字是由其形成并影响的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 每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提供10个名字,将140个名字制定为一个命名表 , 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并且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命名各有特色,泰国和越南提供了很多水果的名字,中国香港和澳门喜欢用当地名胜或动植物来命名台风,中国大陆则喜欢“悟空”“玉兔”等来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名字 。
更多关于台风是如何命名的,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103e8161609436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
台风的名字来源于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即台风)命名表,该命名表共有14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 。
这14个名字分成1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 。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 。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或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 。
台风名字是怎么取的,台风名字怎么取的

文章插图
5、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取的?台风的名字由来:
【台风名字是怎么取的,台风名字怎么取的】《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 。作者认为:在古代 , 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
关于“台风”的来历 , 有两类说法 。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
1、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
2、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
3、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命名 。
第二类是“源地说”,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 , 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所以称为台风 。“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 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的 。
typhoon在美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 。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
希腊单词typh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 。
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 , 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 。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 。
在中国 , 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 。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
扩展资料: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 。
1、指亚洲太平洋及南中国海海域的热带气旋;
2、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
3、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
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风向在北半球地区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为顺时针方向) 。
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以气流的垂直运动为主,风平浪静 , 天气晴朗;台风眼附近为漩涡风雨区,风大雨大 。有史以来强度最高、中心附近气压值最低的台风,是超强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台湾译名:狄普),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 。
台风的成因是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海面风和水蒸气由于比重大,沿地面补充地面空气,海面温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气、水蒸气补充空间 , 由于海面大,温差?。C嫔峡站奂羝? ,降雨范围广,水蒸气结水时体积缩?。?周围水蒸气补充便形成大风 。
台风中心叫台风眼 , 以其为同心圆由内向外分别是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台风眼的形成, 系由于台风内的风是反时针方向吹动 , 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旋转时所造成之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之风力互相平衡抵消 。
而使强风不能再向中心聚合 ,  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 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 (气象学名词)
纵观整个夏季 从台风“温比亚”到“山竹” 让人们不禁产生好奇 台风到底是如何命名的呢?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台风通过不同的海域来划分不同的名称,西北太平洋被称为“台风”;东北太平洋或大西洋,被称为“飓风”;印度洋 , 被称为“风暴” 。
长期以来,台风相关国家和地区,各自搞了一套热带气旋的编号与命名方法 。这样一来,同一个台风往往有好几个名字,在各国间引起了不少混乱 。
为了改变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情况 , 世界气象组织召集14个亚太地区的相关国家或地区组成了台风委员会,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统一命名 。(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朝鲜、日本、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
14家委员各出10个名字 , 总共140个名字按照顺序被循环使用 。这套命名方法从2000年开始实行 。
台风的名字不是台风出现之后才开始命名的,而是事先确定的 。台风的名字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 。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然后再把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循环使用 。其中中国提供的名字有“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