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泽东的诗词为歌曲( 二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 。
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
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扩展资料: 解读: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 。
翻阅毛主席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 。
毛主席诗词的开卷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
毛主席赞美的秋天 。
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 。
“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 。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他们却没有自由!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 。

【以毛泽东的诗词为歌曲】

在这“寥廓”的秋天,诗人的惆怅像秋天一样“寥廓”,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 。
而诗人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 。
由于当时革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人“怅寥廓” 。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毛泽东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人民?其实,那“问苍茫大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吗?诗人因不能“竞自由”而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吗? 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吧,他们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是很有兴味的 。
历代青少年诗人,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 。
爱国诗人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诗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
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 。
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 。
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 。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沁园春·长沙
《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写出了毛主席什么品质本词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终生热爱游泳,他对祖国山水独有所钟,独有其体会 。
他年轻时代就写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英迈之诗篇 。
毛主席写《水调歌头·游泳》一诗时,已是63岁的高龄了,但依然壮志不减当年 。
他从上片对游泳的舒畅之感及时光流逝之感一直写到下片对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在胸的自由联想,可以说是起伏迭荡,大气回旋 。
一起句就以亲切、自然、平和之心进入诗境,对读者娓娓道来,情趣油然而生:刚才饮过了长沙水(指作者来武汉前正在长沙),现在又吃了武昌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