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之美什么是美( 三 )


例句三:辛弃疾《破阵子》借典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诗中涉及“八百里”、“五十弦”、“的卢”三个典故:一是“八百里”,是“八百里驳”的简称 。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烤牛肉),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二是古代的瑟有五十弦 。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 。三是“的卢”,骏马名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运用这三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
例句四: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典精练文字丰富,内涵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律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整句表达作者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 。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 。同时,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 。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
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包括:“用事”和“用句” 。
“用事”,即引用历史故事 。前述数例均为“用事” 。另一种用典形式是化用前人诗句,即“用句” 。具体又可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另一种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或简化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原诗:”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代的孙洙亦在《何满子·秋怨》里用过:”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欧阳修《减字花木兰》中”伤怀离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 。”另一种属于“化句” 。例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乃化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中“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又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典之处便颇多 。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乃用李白诗《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之意;“千里共婵娟”句,化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此处还是用其意,但感情已然变化,不含原赋愁苦颓丧之意味 。
用典之要在于既要师其意,又要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方为佳境 。上述“用句”两例正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
所谓“识典”,就是看破并能欣赏古典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如同设“谜”,“识典”就是猜对“谜底”;“用典”如同“设局”,“识典”就是 “破案” 。古代诗人因为古书读得多,材料记得熟,下笔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今如能“识典”,必学富五车,当是大师风范 。
“物极必反” 。如果用“典”适当,则意义积极 。但典故不能滥用 。一些名家往往难免 。例如李商隐的诗,毛泽东和鲁迅先生都很喜欢 。鲁迅先生说“玉豁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 。但也同时指出他“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锦瑟》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两联全用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感情是什么,古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恋爱诗,有人说是咏物,有人说是悼亡等等 。有的人对这首诗赞赏,也有的人把这首诗说得一无是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