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怎么写?( 二 )


在我的班上有59个独具个性的小米加:罗祺是充满智慧却缺少激情的小米加;小柏是活泼好动的小米加;曦锐是单纯却又自控力不强的小米加、、、、、、诸多的小米加,在我的班上,我该去如何和他们相处了?这绝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的相处,也不是简单的亲子关系的相处 。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老师是鼹鼠爸爸,还不如说家长是鼹鼠爸爸,他们对自己亲爱的宝贝有太多的想法和厚望,总是希望孩子朝着自己的想法前进 。“小鼹鼠们”在周末总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培训,也许很多的培训是他们不愿意,甚至反感的,迫于家长的“糖衣炮弹”,他们也只得就范,乖乖的装着很喜欢的样子坐在培训室里听课 。这样的现状在今天的小孩子身上随处可见,他们真的就像米加的8个哥哥一样,一定会成为鼹鼠爸爸心中优秀的挖掘专家的 。家长是这样,老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总是以认真、负责为名,给孩子们太多的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的脑袋里几乎没有自己的东西 。在课堂上,总是设置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并已把孩子引入圈套为荣,因为孩子朝着自己预设的计划上课,老师就会很得心应手 。想想,长此以往真的很可怕,孩子们会成为一个个优秀的“挖掘专家”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像书中的刺猬先生一样,用言语和行动去支持“小鼹鼠们”,让他们敢想、敢做,朝着自己的想法去努力 。在这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苦难,那这时我们无须去抱起他们,只需要像魔法师咕哩咕一样陪着他们一起作战即可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些磨难为他们变得更有智慧和坚强,这不就是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挫折教育吗?此外,在人的一生当中,朋友也很重要,书中的米加正是因为好朋友尼里的遭遇,才萌发了为他制作洗衣机的念头 。一个念头、一块石头,这是米加坚持走下去的动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他们在与人相处中,总是传递出自私的信息,这就让我觉得可怕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需要朋友的陪伴和鼓励,所以,我一直要求孩子们学会包荣和理解,真正的好朋友会成为你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
书中的每一角色,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我真的希望自己不是充满爱意的鼹鼠爸爸,而是充满理解的刺猬先生 。让我的“小鼹鼠们”在学校、在课堂,都能有自己的东西,去做一些自己想的事,而不是一味顺从老师的要求、家长的要求 。看完这本书,我内心十分愧疚,自己以前总是把孩子们捆绑着,总是要求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学习、活动,希望他们成为优秀的“挖掘专家”,现在想想真的没有必要,适当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或许会给我很多惊喜 。我相信: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创造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