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七 )


陆游入蜀后,乾道八年在阆中曾收到仲高写给他的信,有诗记其事 。
据《山阴陆氏族谱》,仲高死于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六月,次年春陆游在成都始得讯,遂作《闻仲高从兄讣》诗 。
这一首《寄仲高》的词,当是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只述兄弟久别之情,不再提及往事,已感无须再说了 。
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
”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 。
“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 。
“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
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 。
“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 。
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
前人诗词,少见这样写 。
这一句是全词意境最佳的创新之句 。
这种句,不可多得,也不能强求,须从实境实感中自然得来 。
陆游心境如此,感触自心中油然而发,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 。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 。
红桥,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词由桥写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 。
词题是寄仲高,不是怀仲高,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只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义满溢了 。
况寄言只凭设想,相寻了无定期,用笔不多,而酸楚之情却更深一层了 。
陆游离开南郑宣抚使司幕府后,经三泉、益昌、剑门、武连、绵州、罗江、广汉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为中心,辗转往来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在奔波中年华渐逝,已年届五十,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 。
这一句从归乡未得,转到万里飘泊、年华老大之慨 。
再接下去二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
”典故用自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
”陆游早年即以经济自负,又以纵饮自豪,同于杜牧;而后老大无成,几丝白发,坐对茶烟,也同于杜牧 。
身世之感相同,自然容易引起共鸣,信手拈用其诗,如同已出,不见用典的痕迹 。
这三句,是向仲高告诉自己的生活现状,看似消沉,实际则不然 。
因为对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表现 。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 。
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
渔家傲 秋思 赏析题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
2.你如何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 。
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
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
3.“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
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
4.“风景异”的作用“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 。
5.四面边声连角起 在文中的作用?“四面边声连角起” 。
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 。
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欧阳修的《渔家傲 》的赏析,选一两句诗即可,是哪个 花底忽闻敲两...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
②塞下:边地 。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 。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