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九 )
夏承 焘先生则盛赞这首词“情感浑厚,气概阔大” 。
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 。
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 。
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 。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 。
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 。
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 。
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 。
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 。
如此耿耿丹心,怎能视而不见?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 。
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蜂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 。
为何思归,是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吗?不是 。
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 。
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
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
写景是为了抒情 。
因此下阂一开头就是“蚀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 。
为什么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 。
靖乱之,功未成,又何颜以上觐朝廷,下见百姓?“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 。
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哩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o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 。
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
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 。
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
李清照的渔家傲 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 。
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 。
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 。
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
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
”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
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 。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 。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