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五 )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鲍勃·迪伦在1971年就曾写过一本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写过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 。
不仅如此,事实上他那些言语朴素、真诚,充满着对自由无限向往的诗句,让迪伦早已被诺贝尔文学奖多次提名 。
正如瑞典文学院为鲍勃·迪伦授奖的颁奖词一样:“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
很显然,鲍勃·迪伦是以诗人的身份获得了这个举世瞩目的文学奖项 。
没错,鲍勃·迪伦,他是一个歌手,但他更是一个诗人,只不过前一个身份更加广为人知,然而在鲍勃·迪伦看来,他似乎更为看重“诗人”这一身份 。
所以他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 。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 。”
我要找的东西就在那里,它很清晰 。《编年史》是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一本回忆录,他无意于用这本自传来阐述他对于自我以及时代的种种深刻感想和反思,也并没有像《在路上》那般激扬潇洒地来讲述“垮掉的一代” 。
鲍勃·迪伦的自传一如他的灵魂一样自由,即便它叫做《编年史》,也并未受到年限的丁点限制,它并非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去展开叙事,而是单纯地以“音乐”为线索,自由却沉静,单纯又真诚 。
对于自由这件事,鲍勃·迪伦从来都是身体力行去诠释的,这种纯然自由的意志无需用反复的语言与表达,相反,最简单的叙述其实正是最真实的感受,那种来自于灵魂深处、对于生命本身的感受 。
在《编年史》中,鲍勃·迪伦回忆了他生命中所经历的那些关于音乐、感情、文学等等平凡又非凡的时刻,童年的生活,青年的奋斗,中年的瓶颈,每一个片段都成为不可或缺的经历 。
灵感迸发的辉煌也好,意志消沉的低迷也罢,回首过往岁月,鲍勃·迪伦讲述起这些故事的时候,依然不乏深情与热情 。
《编年史》不仅是鲍勃·迪伦一个人的回忆,也是关于一个逝去的黄金时代的记忆,从新奥尔良,到伍德斯托克、明尼苏达,再到西部,不断变换的地点中,写满了鲍勃·迪一生的传奇与追求 。
然而就像迪伦在书中写的那样: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 。
他就像一颗滚石,一路往前走着,不曾回头,或者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回头 。
这一路走来,鲍勃·迪伦那不同于一般的美国人的“声音”,让他常常“被代表”、“被象征”,但事实上,他对此却并不认同 。
他在书中写道:
“据我所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不属于任何人 。我有妻子儿女,我爱他们胜过这世界上其他的一切 。我竭尽全力为他们奉献,不让他们受到什么困扰,但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想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 。这太可笑了 。我所做过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 。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 。……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 。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 。与其说我是一个花衣魔笛手,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 。”鲍勃·迪伦所获得的成就让他歌手的盛名背后,被贴上了诸多的标签:民谣教父、民权代言人、反战歌手、抗议领袖、摇滚巨人,甚至是国家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