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龙的诗词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
哀范君三章诗词的赏析? 《哀范君三章》描绘了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的倔强形象,赞扬了范爱农洁身自好、蔑视权贵的高尚品质 。
在诗中,诗人关切地询问范爱农在天之灵“独沉清冽水,能否涤愁肠?”感情多么真挚深厚!在诗中,诗人还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范爱农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
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照旧没有公正是非,坏人当道,好人受欺 。
赞龙的诗词

含有鲲鹏的诗词并赏析 泊岳阳城下 / 泊岳阳楼下作者:杜甫 原文: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赏析这首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
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
”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 。
也是很迷茫的 。
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
”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 。
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 。
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 仗,“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
”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 。
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 。
非常贴切 。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 。
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接下来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 。
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
“滞留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 。
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 。
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
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
《陶歌》《白玉金边素瓷胎》诗词赏析《白玉金边素瓷胎》描写瓷器制作者的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 。
通过这种描写,赞美了中华的人才济济和中华的文化底蕴是那样的深厚无比 。
“玲珑剔透万般好”又说出了作者对瓷器完美程度的偏爱 。
“静中见动青山来”是描述了瓷器制作者画工的工整和栩栩如生的画技水平的高超之处 。
《陶歌》描绘的是纯画技的高超艺术 。
极力推崇画工和烧制技术的白玉无瑕,那巧夺天工、新奇无敌的技艺使作者叹为观止 。
才有“参造化先天妙,”之叹! 《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
《陶歌》 清 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