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二 )


全祖望怀念他的老师、忘年交李绂尝谓:“予以晚近叨公宏奖,其在讲座,每各持一说与公力争,即其终不合者,亦曰各尊所闻可矣 。
”(《阁学临川李公神道碑铭》)对学问世事态度虽各有抱持不同,然即充分予对方说话的权利,这也是民主精神的基本内容 。
另类超越民国前期,吴宓尝对人说,就中西新旧各种学问统而论之,陈寅恪无疑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
60年代,郭沫若号召全国知识分子,至少在占有资料方面超过陈寅恪,时人所谓倾全国之力以抗,据说乃一时之美谈 。
不过所谓读书、资料上超过陈寅恪,原来是每人多读一本书,十人多十本,百人多百本……如此累加,能不胜过陈寅恪欤?郭氏的这种超越论,真让人哭笑不得 。
就其形式说,是一场闹剧;就其性质而言,则与儿戏毫无区别了 。
譬如集一千个乳臭小孩,每人抱一小石头,合而称之,总重量超过世界大力士所举大石臼,则曰大力士力不及小孩,岂非荒唐?又譬如,集十人脑髓盛于大桶,而指此大桶之“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焉有是理!《最后关头》寄托遥深张恨水先生小说以外文都两千余篇 。
抗战中,为新民报副刊所写专栏“最后关头”凡六百余则,近年始由后人整理成集,即以栏名为书名 。
每篇不过数百字,含札记、随笔、杂感、时评之属,其雅懿之度,朴茂之气,卓绝之识,隽永之味,合一炉而冶之,即极短小之篇什也变化开合、涵泓演迤,饶有尺幅千里之势 。
作者本人的品格则兼仗义、忠厚、勇毅、谦挹而共有之 。
行文则仿佛参绝众派的武林巨子,文字在他手中措置裕如,每有所作,超脱蹊径,真是天籁人力,两臻绝顶;笔之所至,神韵俱到 。
其文或愤专制之酷烈,或痛社会之浑浊,或溯家国之兴亡,或慕自由、思胜国、呼人道、刺伧父……造成一种具有深远历史情味的精神哀痛;即以婉曲谲谏出之者,也绝有苦心存其间,其深意更遥启后人 。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好作品固如是 。
且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张恨水先生所以有《最后关头》之作也 。
“凭栏无限忧时泪”,令人读之徘徊瞻顾,不能安坐 。
今人但以章回小说家目之者,盖小之乎视先生也 。
怎样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寻一篇叫做“蜂声|树林”的文章 蜂声·树林伍立扬多少年以后,人海瀑荡,俗尘万斛,疲惫袭来难当之际——或在春夜熏风微荡,或在秋晚青虫扑灯.总要无端忆起那一种奇妙喧阗的声音,那样熹微晨光所造设的苍然氛围.每每这时候,胸臆间辄陡生一种难言的微火缓缓燃烧,令我忆起往昔的日子 。
我十岁时,从一所小学转到另外一所小学读书 。
家里离县立小学很远 。
路上要经过一段密林小径,两侧是江南特有的杂树,枝柯槎材.几至密不透风 。
因为要赶早自习.路过这里时.天色未明 。
小径里踽踽的脚步声似有非有,树枝偶尔拂着面孔·鸟声聒噪而妙闲,或如呜咽.或似冷啸 。
水沟里飘着败叶跟花瓣.无论春夏秋冬,这林子里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杂花默默开着 。

【怎样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倘是春天,则有一种令人要凝固思维的浓郁气息}枝叶密匝匝地簇拥着.仿佛用深绿的重彩点染而成,成千上万的蜜蜂和着不知名的昆虫就在树叶中嗡鸣,它们振翅收放,震荡汇集成压抑而沉雄的力量,扩散于空气中,有一种金属薄片柔韧而刚劲的意味,听着听着,宛如跌入迷梦 。
那声音异常深沉、宏远、浑厚,仿佛长流不尽的渺渺钟声.又似一支完整而和谐的曲予,既神秘、荒凉而又丰富,使人期望天色不要再亮再白,这样的陶醉凝重而又久远 。
没有出息的念头,于是产生 。
那时,我诅咒枯燥无趣的课程 。
林中色彩·融在夜色和晨光的变调过脉处,那青黑的幽辉笼着梦一般的薄寒,复杂得让人难以理喻 。
仿佛在暗示又仿佛漫不经心,有些踩动又平静若水,它暗淡而又明晰,朦胧而又清远,叫人生发一种客心悲未央的莫名念想 。
蜂的嗡鸣仿佛永远冲不出这一个幽梦,因为它晕了一层薄而坚固的纱 。
草茎、花卉、枝叶……都毫不动颠,石头呢,大大小小,各自兀立着 。
虫鸣还响亮.草梢上的露珠有些已慢慢滑落了 。
彼时心中无故溢满渺远的渴望,和非尘世的荒诞梦景,它们暗影似地落在灵魂里,于是就似乎听到时间的翅在轻微地张合扑动 。
我觉得这氛围包客的一切离我那样亲近,又是如此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