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反思如何写?( 二 )


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 , 课内外阅读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 体现了小语文教学观向大语文教学观发展的变化 。
不足之处:
从整体看 , 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对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设计还不够充分 。设计注意教师的引导 , 重视了学生读后谈理解和感受过程 , 而学生自读会产生什么问题 , 自悟会有什么困难 , 怎样适时机地指导、帮助他们考虑不多 , 前面说“学习过程设计不够”就是这个意思 。对学生读书过程和读后发言 , 表达之间的轻重关系还需进一步认识 。自读、自悟是根本 , 是基础 , 读得好才有好的生生交流与互动 。那么 , 设计时要考虑学生读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 并设计适当的指导方法 ,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这样的教学设计更重视学生的学 , 就会更实用 。
走进新课程、树立新理念、深入课改实践是我们的任务 。我们应从每一次教学设计 , 每一节课堂教学做起 , 把课改工作逐步推向深入 。

《匆匆》教学反思如何写?


日出日落就是一日 , 花开花谢就是一年 , 我们不禁感叹光阴似箭 , 日月如梭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 , 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 , 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 。下面分享一些我在教学中的心得反思:
一、反复诵读 , 积淀感悟 。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 , 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读书百遍 , 其义自见 , 本节课 , 我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 ,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 从听读录音读准字音 , 到朗读课文读懂文心;从静心默读到个性品读;学生读得有情 , 读得有趣 , 读中有思考 , 不仅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 , 使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 , 更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 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 重视指导学生用心灵诵读 , 融入角色 , 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 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 会受到情感熏陶 , 会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 实现了学生、文本、作者的三者对话 。符合“让学于学生 , 还学于学生”的理念 。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 而教师的引领作用也得以展现 , 教学落到了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