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风民俗的古诗( 五 )


“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
“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 。
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
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 。
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 。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 。
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 。
“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 。
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 。
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 。
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
“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 。
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
)。
【演变】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
禾部》:“年,谷熟也: 。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
【元旦与春节】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
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
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 。
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 。
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 。
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 。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
)【打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
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 。
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 。
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
”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