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武陵春出自于哪里( 五 )


在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 。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 。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在这首词里 , 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 , 载不动许多愁 。”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 。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 , 而“轻舟”又是承“双溪 ”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
导读: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 。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 , 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 , 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写得新颖奇巧 , 深沉哀婉 , 遂为绝唱 。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
[注释]
①双溪:水名,双江于金华县城南,为当地名胜 。
②舴艋(zé měng):小船 。
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 , 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 , 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 。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哎,我真担心呀,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啊!
译文2:
狂风终于停歇了,花也已被吹尽 , 只有尘土中还留着一点香气 。太阳已经很高了 , 我却还是无心梳洗打扮 。眼前的风物还在 , 可人却不在了,好像一切都没有意义!我想说出满腹的哀愁 , 可话还没说出口 , 眼泪却已止不住地流!
听说双溪的景色还不错,我也曾想到那里去在溪上泛舟 。可是只怕呵,双溪那样的小的'船儿,载不动我这满怀的忧愁!
译文3:
风停了,凋零的残花满地 , 只有余香留散在尘泥里,虽然太阳已升得很高了 , 但我懒得梳头 。看到物是人非 , 对一切都已心灰意懒,还没开口 , 眼泪就先流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