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二 )


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 。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 。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 。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下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理解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 。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明白大王是不会给城的 。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 。此刻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 。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那里以证明大王的失信 。”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 。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
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 。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 。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 。而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
【鉴赏】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十五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我的聪明才智最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完璧归赵”直到之后人们仍然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赞赏有加 。
然而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进行哲理逻辑分析感喟针砭令读者重又反思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的合理性 。在他的此论中他以散文创作应对政治、社会发表自我独到的议论:“文之事本一而其用三:曰晰理曰纪事曰抒情是三者文之大用也 。”像这篇文章在散文类型里属于晰理类具有论辩文的性质 。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征很好地在他这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里表现出来 。散文特征在语言上是求简与求精相结合的 。所谓“求简”就是字数、篇幅简要;所谓“求精”就是语言精当语意精辟 。例如首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语言上求简与求精相结合言简意赅地发表了作者的论点 。该文是一篇翻案文章 。翻案文章独执异议贵在识见高远令人信服 。该文开篇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先声夺人 。之后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予以否定的理由 。首先文章分析秦以十五城之空名取璧的真实意图指责蔺相如之所为是“既畏而复挑其怒”之举是失于智 。之后文章重点分析了蔺相如的所谓曲直论先明秦赵“两无所曲直”后又代蔺相如策划指出蔺相如“使舍人怀而逃之”是“归直于秦”是失于信 。最后文章分析相如完璧的后果是族灭国破是失于利 。这样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逼出了全文的结论:“蔺相如之获全於璧也天也 。”那里的“天”是指当时的客观形势 。行文至此文章已可作结而作者又列出“劲渑池”“柔廉颇”两件事表面上与上文关系不大但在“愈出而愈妙于用”一句中表现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认为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