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怎么写?( 二 )


在教学中 , 大部分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 , 能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合适的凑十法进行计算 , 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时候 , 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凑十法” , 只有少数孩子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来计算 。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期间 , 我组织很多、各式各样的口算练习 , 有自制的口算卡片、有自制的口算课件、有自制的口算练习题卡 , 分小组口算比赛、请学生当小老师自已出题来考考其他的孩子、同桌互相出题练习口算 。多形式、大剂量的练习 , 让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知识重点的把握效果较好,口算的准确性和迅速性得到大幅提高 。在期末考试中 , 16分的口算题 , 1.5班的口算准确率达到97.98% , 1.6班的口算准确率达到96.06% , (试题中还出现了较多的超纲题目) 。
总之 , 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过程中 , 由于老师的高度重视 , 在教学中精讲多练 , 使大部分孩子对这部分知识都能顺利掌握 , 但还是有极个别的孩子在口算时计算速度较慢 , 还要多加练习熟练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怎么写?


今天教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例5 , 这是“用数学”的内容 ,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运动场中啦啦队表演图 , 看着这一幅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 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 , 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不受局限 , 我在本课为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大的空间:
空间一: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始 。出示主题图后 , 我先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的'时间 , 但没有让他们说看到了什么 , 而是直接将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那么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 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 。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 有的算式列成了“8+7=15” , 有的列成了“9+6=15” , 列出算式后 , 我还重点让列式的孩子给同学们讲了为什么这样列 , 孩子们讲的非常完整“第一排有7个小朋友 , 第二排有8个小朋友 , 两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 , “我看到男生有9个人 , 女生有6个人 , 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5个人” 。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 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 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空间二:找不同 , 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