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描写生活落魄的诗句?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出自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白话文释义: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
2,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出自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白话文释义:老婆和孩子寄居在奉先,无依无傍,漫天风雪,把一家人隔在两个地方 。受冻挨饿的穷生活,我怎能长久不管?这一次去探望,就为了有难同当 。一进门就听见哭声酸楚,我那小儿子,已活活饿死!
3,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出自唐代:杜甫《空囊》
白话文释义:纵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还可以当作饭餐 。世人大多苟且偷生,我持节守道显得异常艰难 。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 。太贫穷了怕人笑话,袋中还是应该留下一文钱 。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话文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
求描写生活落魄的诗句?

5,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出自金朝:元好问《倪庄中秋》
白话文释义: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 。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 。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 。

形容曾经风光现在落魄的诗句??? 1、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雕栏 通:阑)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